《秦女休行》原文赏析-左延年古诗-魏晋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23:13

秦女休行原文

秦女休行

左延年

步出上西门,遥望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女休。

休年十四五,为宗行报仇。

左执白杨刃,右据宛鲁矛。

仇家东南僵,女休西上山,上山四五里。

关吏呵问女休。

女休前置辞:“平生为燕王妇,于今为诏狱囚。

平生衣参差,当今无领襦。

明知杀人当死,兄言怏怏,弟言无道忧,女休坚词为宗报仇,死不疑。”

杀人都市中,徼我都巷西。

丞卿罗列东向坐,女休凄凄曳梏前。

两徒夹我,持刀五尺余。

刀未下,朣胧击鼓赦书下!

《秦女休行》原文赏析-左延年古诗-魏晋诗歌

秦女休行赏析

这是一首带有民歌风味的叙事诗,记叙一位少妇为宗族报仇的故事。诗的开头,诗人用“步出上西门,遥望秦氏楼”六句,介绍这位女子的住家位置、姓名、年龄、事迹,给人的初步印象,和汉乐府《陌上桑》开头四句的“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十分相似,显然有因袭和模拟《陌上桑》的地方,由于秦弄玉、秦罗敷这类美人以及“秦楼”“秦氏楼”这类词汇和美女有联系,因袭模拟这样的句子,就有利于联想到女主人公的美丽外形。诗人笔下的秦女休,当然不一定是真名实姓,用不着加以考证。但女主人公不仅形态美,而且心灵也美的情况在“秦氏有好女”句中的一个“好”字做出了正面评价。她“好”在哪儿?接着“休年十四五,为宗行报仇”二句,突出她如此年少而具有如此侠肝义胆,令人惊叹她性格之美。在汉魏时代,法律和官府不能为受害者雪冤时,报仇是一种美德,女主人公年仅十四五岁,敢于报仇,就当得起一个“好女”的评价了。下面,诗人展开描写了女休为宗族报仇的壮举。“左执白杨刃,右据宛鲁矛”二句,虽未具体描写她如何报仇,但那勇猛之态跃然纸上,一副巾帼英雄的形象,宛然如在目前。这样的英雄一出现,“仇家东南僵”便是必然下场。“女休西上山”句,表现了女休的机敏,她杀死了仇人,不愿坐以待毙,上山避祸。读到这里,读者不禁为女休的脱险而欣慰。忽然,诗人笔锋一转,“上山四五里,关吏呵问女休”二句,写女休上山后没走多远,就被官府捉住,使读者心中陡起波澜,为女休的命运捏一把汗。但“女休前置辞”句,写女休泰然自若,不慌不忙的镇定神态,一位年轻、美貌、坚强勇敢的妇女形象立在读者面前。然后写女休慷慨陈词,泼墨如水地交代“平生为燕王妇,于今为诏狱囚”十一句,展示了女休的内心世界。她自述为了替宗族报仇,放弃了“平生为燕王妇”的高贵地位,甘为“诏狱”中的囚犯;她为了替宗族报仇,放弃了衣饰“参差”的豪华享受,甘心穿一件没有领子的短“襦”(上衣);她为了替宗族报仇,把生死置之度外。“明知杀人当死”五句,表明她在行动前同哥哥、弟弟商量过。但“兄言怏怏”,只会报怨;“弟言无道忧”,只担心天下“无道”,报仇要承担灾祸。哥哥和弟弟的迟疑、消极与女休的坚决态度恰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反衬出女休的侠肝义胆。“杀人都市中”句,又补充交代了女休报仇的地点在闹市,显出女休此举轰轰烈烈、引人注目,使人感到她确是一位不畏强暴的“好女”,照应了篇首的“秦氏有好女”一句。下面“丞卿罗列东向坐”六句,写女休受到审讯、受刑及蒙赦的经过。“女休凄凄曳梏前”七字,生动地描绘出监狱生活使女休备受摧残、既饿且病的神态。“凄凄”,饥病貌。作为年仅“十四五”岁,曾经做“燕王妇”的“好女”,被摧残到这样“凄凄”,令读者产生同情,为她不平。接着,“两徒夹我,持刀五尺余”,眼看“好女”就要被杀了,读者心中为之一沉,产生惊恐的悬念。但情况发生了变化,“刀未下”“朣胧”的鼓声,使读者心中的石头突然失去而轻松起来。女休得到赦免,是符合人民愿望的。这是一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歌式作品,故事离奇,语言简练而生动,是一首较好的小型叙事诗。

(刘知渐 鲜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