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蓟门》原文翻译赏析-祖咏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23:09

望蓟门作品原文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望蓟门》原文翻译赏析-祖咏作品

望蓟门注释译文

【注释】

①蓟(犼ì)门:蓟门关。在今北京市德胜门外。

②燕台:黄金台。燕昭王建台,置千金于台上,以重金招天下贤士,故称。

③投笔吏:指汉人班超。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后投笔从军以功封定远侯。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受长缨,羁南越王致之阙下。后来凡是自愿投军,都叫做“请缨”。

【译文1】

一到燕台远望塞外触目惊心,汉兵营里号角喧天战鼓隆隆。万里荒原积雪皑皑寒光闪闪,三边曙色军旗高悬猎猎飘动。沙场烽火遮蔽了胡地的日月,渤海和燕山簇拥着重镇蓟城。年轻时虽未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愿学终军向君王请缨。

【译文2】

我登上燕台,立刻被眼前景象所震惊。喧嚣的笳鼓响彻威武的汉家营,广袤的原野上积雪万里闪寒光,边关曙色中但见军旗高挂迎风扬,战场上的烽火使胡地的月亮也黯然失色。大海边云绕群山,簇拥护卫着蓟门关。少年时虽比不上班超投笔从戎立志向,如今愿学终军建立功勋请长缨。

【译文3】

来到燕台,我的心被眼前的景象震惊,汉家军营里传来吹笳击鼓雄壮的乐声。瞭望远方,积雪正连绵万里,天地间满是照眼的寒光。抬头凝视,在边关的曙色中,高悬的旗帜猎猎飘扬。沙场上燃起了熊熊烽火,胡地的月光遥遥相映。渤海之滨云雾缭绕的群山,簇拥环卫着蓟城。少年时我虽然比不上班超投笔从军,如今也愿向朝廷请缨,在疆场建立功勋。

《望蓟门》原文翻译赏析-祖咏作品

望蓟门赏析评点

【赏析1】

本诗为边塞诗,是一首借古感今的优秀之作,通过对边地壮丽景色和将士紧急备战防卫森然的描写,赞颂边地将士英勇戍边的爱国精神,抒发诗人投笔从戎的豪情。全诗气势壮阔,笔力雄健。蓟门,唐时边塞要地,在今北京市西北。

第一、二句起句突兀,暗用典故。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用来招揽贤才,在诗里指代燕地的平卢、范阳一带。面对久负盛名的边塞重镇,诗人刚到此地便被其天地的辽阔、山川的险要所震撼,生发出无限豪情。但他真正“惊”的,是阵阵笳响鼓动所代表的军营的威武。

第三、四句紧扣一个“望”字写景,格调高昂。诗人将目光放远、放高,将心“惊”的原因向深处挖掘,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极目远眺,连绵万里的积雪反射出道道寒光,令人目眩,诗人感觉仿佛一切都变得模糊了。朦胧中,诗人只看见那飘扬的旗帜高悬半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里是用肃穆的景象,暗暗烘托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

第五、六句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远处的烽火连着月光,天边的云团拥着边城。在边境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军人的豪迈之情也随之而生。

最后两句卒章显志,表达出诗人投笔从戎的意愿,圆满结束全诗。其中,“投笔吏”引用了东汉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请长缨”引用了西汉终军自请出使南越的典故。

全诗洋溢着一种昂扬的精神,围绕着“望”字展开,抒发情感,格调高昂,很有震撼力。

【赏析2】

此诗写诗人望蓟门时所见所闻及引发的感想。

诗人遥望蓟门关外,被边地的雄壮景色和边烽警急的状况所惊,激起投笔请缨立功疆场的报国热情,写景极辽阔壮伟,抒情极豪健慷慨。最后两句为经典名句,催人奋发。

诗人来到燕台,被所见的雄奇景象震惊了:军营之中,击笳之声雄壮威武;眺望远方,是连绵万里的积雪,积雪之寒光蔽天塞地。曙色中,高悬的战旗猎猎作响。边境上,到处是熊熊燃烧的烽火,胡地的月亮望去格外清冷;渤海之滨云雾缭绕的群山簇拥蓟州城,一派肃穆沉静。

这里正是男子汉建功立业的地方!诗人见了,顿生投笔从戎、欲向朝廷请缨之念--诗人坚信是能建树不朽功勋的。

全诗充满蓬勃向上、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气,读后催人奋发。

《望蓟门》原文翻译赏析-祖咏作品

【赏析3】

边塞诗或写边塞的奇异壮观,或写征程的艰苦悲凉、战事的惨烈残酷、征夫与家人的生离死别,也有对皇帝黩武开边、草菅人命的揭露,从而控诉战争的不人道。但祖咏这首诗则是以豪迈振奋的心情写战地所见,并寄托了以身许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蓟门原指古蓟门关,唐置蓟州,在今北京附近,战国燕昭王曾在境内筑招贤台、卑身厚币招纳天下贤士,故此诗开篇即点出“燕台”的大名。但诗中所说的燕台,应是泛指冀北范阳、平卢一带,唐王朝于这一带设防以拒契丹入侵。祖咏这首诗,如其题目所示,重在“望”字,虽然前三联所写皆望中景象,但层次分明,一句一个画面,个个画面都鲜明壮阔,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

描绘初到燕台的第一印象,不言所见而先言所闻,像《红楼梦》写凤姐第一次出场未见其人先聆其声一样。这固然可以说是一种造势的艺术手法,借以烘托气氛;但也可以视为是实写:我方军营中笳声盈耳、鼓声震天,在天高地广的边塞之地,声音可以传得很远,特别具有穿透力。所以这是真正的“先声夺人”,诗人首先从这雄壮的军乐声中受到血脉贲张的心灵震撼(“客心惊”),也使读者一开始就进入强弓硬弩、铁马金戈的战地情境。“汉将营”,指我方的营垒,唐诗中多自称“汉”而称异族为“胡”。

接下来,写茫茫大雪覆盖山原而曰“万里”,极言其广袤无边,道出了边境战线之长;写皑皑积雪耀人眼目而曰“寒光”,极言其冷峻如铁,道出了冰天雪地的质感。“三边”,古代指北方的幽州、并州和凉州,这里泛指边境的全线。拂晓来临,我方的旌旗高高地飘扬在晨曦里,这是军营特有的景观,有一种军威和气势。诗人视野有限而思绪无涯,“万里”和“三边”,是想象空间的扩大。不言积雪熠熠闪光而言“寒光生积雪”,是倒装句;不说旌旗在晨光中(迎着风)高高飘扬而直接说“曙色动危旌”,是省略语,“生”“动”二字,果真把景色点化得更加生动。

战场的夜景更是充满诡谲和神秘,月亮从胡地那边升起,烽火映红了夜空,使凄清的月光也黯然失色。而背倚渤海、燕山拱卫、白云掩映的蓟城,则如金城汤池,坚不可摧。上下两句分写两个场景,一“侵”一“拥”,形成一动一静、一躁急多变一雍容严整的对比。

以上三联,从闻到见,从虚到实,从夸张朔方自然景观到实写战场和坚城,节奏是跳跃式的,绝不黏滞,一句一个分切镜头,画面感极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战地场面与高适笔下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和卢纶笔下的“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逢病军人》)相比,不见血腥,不见悲苦,也绝无衰飒气象,倒颇有点新鲜感和浪漫感。因为这是从青年时代血气方刚的祖咏这样一个初涉前线的局外人的眼睛里看到的。战地的所闻所见使他兴奋,从而一吐投入其中的愿望。所以,全诗以“客心惊”突起而最后转结为以抒发壮志豪情终,无论从情绪的宣泄、气势的发展,还是从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呼应看,都是十分完整的。诗人想到了两位古人:东汉的班超,不满足于当“誊文公”(抄写公文的书吏,小办事员)而投笔从戎,成就平定西域的大业;汉时的终军向汉武帝自荐,请求发一根绳子(“长缨”)去绑缚南越王来归顺。祖咏与早年的班超虽无相同经历,但报国靖边的壮志则与两位古人相同。这里典故的运用贴切而大气,是结束全诗的一个丰满有力的“豹尾”。

(黄宗壤)

【赏析4】

该诗是一首借古感今的优秀之作,当时的祖咏是一个在范阳的游宦。现在位于北京西南的幽州在唐代是东北边境的重地,主要防范契丹。唐玄宗开元二年,朝廷就曾任命并州长史薛讷为黄门三品,统兵抵御契丹;开元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又杀了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该诗约作于此二十年间。

第一、二句使用了一个典故——燕台。它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用来招揽贤才,在诗里指代燕地的平卢、范阳一带。面对久负盛名的边塞重镇,诗人刚到此地便被其天地的辽阔、山川的险要所震撼,生发出无限豪情。但他真正“惊”的,是阵阵笳响鼓动所昭显的军队的威武气势。

第三、四句中,诗人将目光放远、放高,挖掘心“惊”的原因。极目远眺,连绵万里的积雪反射寒光,感觉仿佛一切都变得模糊了。朦胧中,诗人只看见那旗帜高悬半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军营的气势。

第五、六句着力描画了一种雄阔的意象——远处的烽火连着月光,天边的云团拥着边城。在边境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军人的豪迈之情也随之而生。

最后两句卒彰显志,表达出诗人投笔从戎的意愿。

【诗人名片】

祖咏(公元699-约公元746),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中进士。约于次年离京归汝坟(今河南临汝、汝阳一带)别业,隐逸终生。其诗多写隐逸生活、山水风光,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作者之一。《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更多祖咏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