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主》原文翻译赏析-庄子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22:58

养生主作品原文

养生主

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 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注释】

[1]知:知识。

[2]殆:危险。

[3]已:承上“殆已”。为知:还不断追求知识。无:通“毋”。近名:求名。缘:顺着。督:传统医学以为督脉贯通人体上下。缘督:顺随自然之道。经:纲纪,引申为准则。生:天性。年:自然寿命。

[4]庖(páo)丁:厨工。文惠君:旧说指梁惠王。解:分解,宰。踦(yǐ):用膝抵住。砉(xū)、响:象声词,形容解牛的声音。奏刀:进刀。騞(huō)然:象声词,形容解牛的声音。中(zhòng)音:合乎乐音。桑林:殷商时的乐曲名。经首:尧时咸池乐曲的一章。会:音节。

[5]嘻:惊叹。盖:通“盍”,何。

[6]释:放下。进:超过。

[7]面对的是牛这一整个庞然大物,不知从何下手。未尝见全牛:不再看到牛的整体,看到的只是牛体的各个部分和结构。对牛体结构了然于心,而不需要用眼睛看。官:感官。与前句“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相应,此句是说感官停废,而精神活跃。

[8]天理:天然的生理结构。批:击。郤:筋骨间的空隙。导:引向。窾(kuǎn):洞穴,骨节间的空处。因:顺着。固然:本来结构。

[9]技:通“枝”。技经,经络结聚的部位。肯綮(qìng):骨肉紧密连接处。未尝:不曾碰过。軱(gū):大腿骨。

[10]好厨师每年换一次刀,因为他用切割的办法;一般的厨子每月换一次刀,因为他用砍折的方法。硎(xíng):磨刀石。新发于硎:刚在磨刀石上磨过。

[11]恢恢乎:宽舒的样子。

[12]族:骨头结聚的地方。怵(chù)然:警惕的样子。謋(huò)然:象声词,形容牛体被解开时的声音。委地:掉落在地上。

[13]善:擦拭。

[14]公文轩:人名。右师:官名,此指担任过右师的人。恶乎:为什么。介:因刑戮而导致的断足。

[15]与:通“欤”。天造成的呢?还是人造成的呢?

[16]是:这样。与:赋予。

[17]泽雉:生活在草泽中的野鸡。蕲:求。畜:养。樊:笼。

[18]野鸡优游自得,其内在神明饱满,但并不觉善之为善,呼应前文的“为善无近名”。

[19]老聃(dān):姓李名耳,字聃,人称老子。秦失:老子的朋友。三号:哭叫三声。

[20]吊:悼念死者。

[21]一开始我以为那些哭丧的弟子是了解老子的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22]他们之所以聚集在这里痛哭。

[23]遁天:失去天性。倍:通“背”,违背真情。遁天之刑:违背天理而招致的惩罚。

[24]偶然来到世间,是他应时而生;偶然离世,是他顺应自然。

[25]是:这。帝:天帝。县:通“悬”,系吊。帝之县解:解开天的束缚。意谓安时处顺,可以超越生死的束缚感、限制感。

[26]指:通“脂”。薪:柴。脂肪作为燃料被燃尽了。点完一烛薪,再点一烛薪,所以一烛薪被燃尽了,火仍在传递,没有穷尽。

《养生主》原文翻译赏析-庄子作品

养生主作品赏析

《庄子》是古代经典之中的瑰宝,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它包含了许多的成语。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它们都出自《庄子》中谈论人生问题的《养生主》一篇。

庖丁解牛时动作优雅,宛若舞蹈;庖丁解牛时声音悦耳,莫不中音。更令人赞叹的是,面对肌骨筋络错综的牛体时,庖丁随心所欲、游刃有余。他人的限制是庖丁的自由。其实限制从未消失,只是庖丁对它了然于心,限制也就不构成限制了。如何做到呢?运用智慧,找到关键(骨节中的空处),“以无厚入有间”,自由就在眼前。看似迷宫,实则通途。但通途不在与限制的对抗中,所以庖丁从不触碰经络结聚和骨肉紧密相连处,对抗式的“割”和“折”看似勇猛,实则玉石俱焚。

体悟自然,依时处顺,那么俗务即使繁杂如牛骨经络,人们也能“游刃有余”。运用智慧,不被限制带来的挫败感打倒,保全内在神明,便是养生的核心—— 养神。

右师深谙此道,所以在面对残足(介)时处之泰然,不以为限,不怨天不尤人,将“介”对心灵的伤害降到最低。明乎此,《养生主》的其他部分也就可以了然了。

保身尽年是目标,安时处顺(缘督以为经)是方法,庖丁、右师、泽雉是榜样。泽雉自放清旷之地,优游自得,一无所求,而神明健旺。真正的养生者在面对死亡时也是如此。好友老子去世,秦失“三号而出”。人的生死如花开花谢、春去冬来,都是自然的。过于留恋和悲恸反倒显得做作,因此秦失三号而出,毕礼而归。如此说来,生命只是徒劳吗?非也。若以上帝之眼俯视人间,生命就在万物的传承代谢中。薪尽火传,大道流转,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