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日本感赋原文
避地日本感赋
朱之瑜
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
衣冠谁有先朝制?东海翻然认故园。
避地日本感赋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定居日本后所作,原有两首,抒发的是深沉的亡国之痛。
一、二两句写在日本西望故国。“西看”,表现的是对故国的眷恋,但看到的是什么呢?是“白日昏”。这“白日昏”可指景物微茫,其主要意味恐怕还是象征性的,以“千里黄云白日曛”“大漠风尘日色昏”那样的景象,来象征“汉土”之上干戈扰攘、生灵涂炭,起首二字为“汉土”,而未用“故园”(平仄意义同,可换用),“土”较具体,易与“昏”联系,标举“汉”也更能表现作者的民族感情,“汉土”与下句的“胡虏”正相对立。“伤心胡虏据中原”正揭明了“白日昏”的象征意蕴。胡人占领汉土,这是反常的,是叫长期受儒学熏陶、严于夷夏之别的士大夫难以容忍的。“据”,盘踞,还意味着长期占领,这更是叫人难以忍受了。作者的“伤心”不仅是因为目前的国破家亡,还因为永无回归之日,这伤心就显得格外沉重了。
三、四句写亡命日本的感触。当时的胡虏不仅占据了汉土,而且还用胡俗代替汉俗,强迫汉族人民剃发改服,这遭到了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作者也曾“誓以必死”,不接受“髡发”(《舜水先生行实》)。在作者和当时广大的汉族人民看来,改变“衣冠”就是对明朝的背叛,对汉民族文化传统的背叛;而来到日本,看这里的服饰、装束竟和明朝相似,可以自由着装了,他自然会感到庆幸。“衣冠谁有先朝制?东海翻然认故园。”这庆幸感、认同感中蕴涵着他对先朝及对故国的精神文化生死与共的感情。但是他毕竟是亡国之民,是在别的国度里找到这片精神王国的。“翻然”也就是某种悖谬的意思。这样看来,这两句感叹又有那种且将他乡做故乡、且将异国做故园的苦涩感。更何况先师孔子还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论语·八佾》)作为夷狄之一的日本虽有这样的礼仪,毕竟不能和故国文明同日而语啊。这里是有很深的感慨的。还要注意“东海”一词,从字面看,当然是指日本,但暗中又似在用典。战国时鲁仲连曾极力反对赵国投降秦国,说若尊秦为帝,他就将“赴东海而死”,决不做它的臣民(《战国策·赵策三》)。南宋胡铨在《戊午上高宗封事》中也曾引述这些话,以表示和秦桧把持的小朝廷不共戴天。蹈东海而死以后就成了不与暴虐政权使用、不向暴君低首的常用语。这里的“东海”“认故园”当也有这样的意思。
鲁迅先生非常尊崇他的这位同乡先贤,曾多次进行表彰。他在《这回是“多数”的把戏》中写道:“明亡以后,一点土地也没有了,却还有窜身海外,志在恢复的人。”这人就是指朱之瑜。读了《漫兴》和这首《避地日本感赋》,我们对这位爱国志士的“拳拳之忠”就有了较深的体察。
(汤华泉)
【作者】
朱之瑜(1600-1682),字鲁玙,号舜水,浙江余姚人。明亡后,南明福王(弘光帝)时,欲授以官职,不就,隐居浙江舟山。清兵南下,陷南京。他东到日本借兵以复明,不成,便定居长崎等地讲学。卒前,遗嘱在墓碑上写“故明人朱之瑜墓”。有《朱舜水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