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原文赏析-周弼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21:20

夜深原文

夜深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夜深赏析

这是一首即事成咏的小诗,描写诗人雪夜读书的情景。题目用“夜深”而不用“夜读”,可知其侧重点不在于写读书,而在于写读至夜深时分周围环境给予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实际上又从侧面表现了一种专心夜读的意趣。

一二两句,首先从室内氛围写起,然后点出读书人。“虚堂”、“人静”、“不闻更”,都是“独坐书床对夜灯”的读书人的感觉。按正常的顺序,那么应当是“独坐书床对夜灯,虚堂人静不闻更”。现在倒过来,先写感觉,后写感觉的主体,正是为了突出夜深人静的环境气氛。“虚堂”是视觉感受,“人静”、“不闻更”是听觉感受。诗人独坐书床,灯下苦读,不知不觉已到深夜,竟连更声也没有听到。短短两句,紧扣题目,把深夜室内的景象给写尽了。

关于绝句的章法,元人杨载的《诗法家数》认为:“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述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此诗前两句写夜深,也只是“平直叙述”,“从容承之”,其妙处正在于第三四句。诗人宕开诗境,转换空间,由室内而“门外”,妙在避实就虚,另辟新境。门外,不知什么时候,春雪已经停了。远望天空,一弯残月挂在半山;近看门前,一溪流水悄然成冰。这一切都是在诗人夜读时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暗示时间的推移,夜读已久。“不知”二字,看似平淡,细细玩味,便觉相当传神,它如实地写出诗人久读后起身开门四望的瞬间感受,也透露了诗人夜读后安恬自得的心情。

王维《秋夜独坐》云:“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也是从视觉、听觉的感受,从室内、室外的不同侧面,来表现秋夜独坐时的空寂心情。但一写秋夜,一写春夜;一写上半夜,一写下半夜;一写坐禅,一写读书。二者具体内容和意境都不同。王维欣赏的是一种虚空感:静心默坐,听凭时光在自然界的变化中悄悄流逝。周弼自得的是一种充实感:灯下夜读,不负时光的暗转。尽管周弼描绘的重点也在于室内氛围和室外夜景,诗所烘托的却是一个勤奋好学的读书人形象。

(刘德重 顾伟列)

【作者】

周弼:生卒年不详。字伯弼,汶阳(今山东曲阜)人。周文璞之子。嘉定进士。曾为江夏令。宦游吴、楚、江、汉之间四十年,所到皆有作,声腾名振江湖,为江湖派诗人。工画,以善墨竹擅名。有《端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