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制置李公芾》原文赏析-郑思肖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20:06

咏制置李公芾原文

咏制置李公芾

郑思肖

举家自杀尽忠臣,仰面青天哭断云。

听得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铁州城!”

咏制置李公芾赏析

郑思肖是宋末一位具有坚贞气节的诗人。诗品出于人品,七绝《咏制置李公芾》之成为一首令人感泣、给人力量的“正气歌”绝非偶然。

诗题中“制置”即制置使,掌措置捍卫疆土的军事,宋代多由安抚使兼任。“李公芾”即李芾,字叔章,“公”乃尊称。据《宋史》载: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强力过人,治事勤勉。知临安府时曾与奸臣贾似道对抗而被罢官。后蒙古军南攻,大败贾似道于芜湖,芾乃复官任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制置使兼湖南安抚使。芾立誓“以家许国”,德祐元年(1275)七月至潭州,当即召募丁勇,栅江修壁,准备迎敌。是年九月蒙古右丞阿里海牙于攻取湖北州郡后又攻至潭州,以大军围城。芾与军民拼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蒙古兵于除夕登城。李芾乃命帐下沈忠:“吾力竭,分当死;吾家人亦不可辱于俘,汝尽杀之,而后杀我。”沈忠迫不得已而从命,事毕亦自杀。潭州百姓闻之,亦多举家自杀。闻此惊心动魄的壮举,郑思肖怎能不热血沸腾,引吭高歌?

“举家自杀尽忠臣”,既是对惊天地、泣鬼神之举的记叙,亦是饱含激情的评论。“举家自杀”令人痛惜,更使人肃然起敬;“尽忠臣”是高度的赞美。郑氏《题画菊》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李公芾与潭州军民正是这傲骨铮铮的“菊花”!

“仰面青天哭断云”,诗转向具体描写诗人惊悉李芾举家饮刃消息后的悲痛哭泣之状,“仰面青天”写其状,天不助宋,为之奈何?“哭断云”写其声。断云,即残碎之云,以喻山河破碎。此句写诗人之悲哭,同时亦是从侧面讴歌李芾“举家自杀”之忠烈。

“听得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铁州城!’”这两句是在前句从诗人的角度歌颂李芾等“忠”的基础上,又从敌方的角度进一步歌颂其“勇”。忠为勇的前提,勇乃忠的表现。当时蒙古军气焰甚盛,不可一世,既大败贾似道于芜湖,又攻取湖北州郡,可谓势如破竹,谁知在潭州被阻三个多月,遭到李芾率领的军民“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的顽强抵抗。李芾慷慨登陴,与诸将分地而守,亲冒矢石督战,有来招降者皆杀之。蒙古军着实领教了潭州军民的厉害。事实迫使他们不能不怀着钦佩和畏惧的心情承认:“潭州城是铁州城!”赞“潭州城”实即赞潭州城守卫战的统帅李芾。此句收束得很有力量,充满了诗人赞誉之情,城虽破,但“铁州城”的形象将永远彪炳于史册!

此诗采用白描手法,自然朴实;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正面与侧面抒写相辅;热烈地赞扬了李芾与潭州军民的悲壮事迹,也抒发了诗人爱国的拳拳之心。

(王英志)

【作者】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连江(今属福建)人。少为太学上舍,应博学宏词试。元兵南下,痛国事日非,上书,不报。后隐居苏州。工墨兰,兼工墨竹。有《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郑所南先生文集》等。又有《心史》,明崇祯十一年(1638)苏州承天寺浚井时被发现,有说为后人伪托。存世画迹有《国香图卷》等。

【相关阅读】

更多郑思肖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