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与友人别作品原文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别注释译文
【译文1】
扬子江边杨柳依依,乱飞的杨花使渡江的行客满怀愁绪。驿亭中传来几声笛声,天色已晚,我们即将分别,你要去潇湘大地,我要去京都长安。
淮上与友人别赏析评点
【赏析1】
郑谷是袁州宜春(今江西省宜春县)人,在淮水之滨与友人作别,乃是客中送客。淮水发源河南桐柏山,经过安徽,东注江苏洪泽湖。这两个朋友,一个准备经由河南去陕西(秦),一个准备经由江苏去湖南(潇湘),一西一东,背道而驰,愈去愈远,汇合也更难了。
诗的前半是友人由淮上(可能是通过运河)南下的情景,是虚摹即将出现而尚未到来的事。扬子江,指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诗人想到,正在杨叶舒青、柳絮飞白的春天,他的这位朋友踽踽独行,渡江西上,必然对杨柳而更深离别之情,故于扬子江点地,春点时,杨柳点景之外,又突出“愁杀”二字来加强在其地、其时、其景中的渡江人的愁苦的形象。与前举王昌龄《送魏二》的“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等用笔相同。后半是与友人分别情景,是实写当时之事。离亭笛声,风中荡漾,亦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玉笛暗飞声”及“曲中闻折柳”之意。因上两句已说到杨柳,所以笛中所奏为伤离之《折杨柳》曲,其事甚明。着一“晚”字,则酒杯之频倾,笛曲之屡奏,彼此流连光景,直到日暮还不忍分手之情之状,都在其中。结句以一对矛盾组成,即友人南下而自己北上。这对矛盾是此诗之根,要是没有它,这篇诗就不可能产生了,而将它们组织在一句之中,加以对照,就使得读者的印象更为强烈。
将一对矛盾写在一句诗中,作出强烈的对照,来深化主题,强化效果,是七绝诗中习见的艺术手法之一。和郑谷此诗一样,如杜荀鹤的《闽中秋思》也采用了这种手法。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此诗是客中思乡之作。用意与王粲《登楼赋》中“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语相同。
前两句写闽中(今福建省)秋景之美,而独举雨中紫菊和风里红蕉,这就点明了祖国东南沿海地区气温较高,雨量较多的特点,以及由于这种特点而使花木长得更为茂盛的情况。雨使紫菊之色浓淡均匀,风吹红蕉之声似若嬉弄,写来极为新鲜生动。第三句写闽中地势,北边是山,山路崎岖;南边是海,海波汹涌,无论走马行船,都不容易。旅途艰辛,又逢秋日,于是慨然有怀乡之感了。但这怀乡之感,并不直接说出,而是将一对矛盾放在一起,使读者自己体察出来,如结句所写的:这地方画出来可真不错,走起来,就为难了。
清人袁枚在其七绝诗中也爱用这种句法。有的写得很好。今举《西施》为例。
吴王亡国为倾城,越女如花受重名。
妾自承恩人报怨,捧心常觉不分明。
这是一首咏史诗。相传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决心报仇,曾用范蠡的计策,将美女西施进献吴王,使他荒于酒色,不理国事,后来吴果然被越所灭。诗意即就这一史事生发。倾城,见《诗经·瞻卬》及《汉书·外戚传》,本指女色为祸很烈,足以倾覆国家,后人因以倾城为美女的代称。捧心,见《庄子·天运》,据说西施心病发作的时候,用手按着心,皱着眉,仍然非常好看,有个丑女也学她这种样子,结果看到的人都给吓跑了。这里是借作问心之意。
古来咏西施的诗很多,诗人就其人其事,各抒情志,出现了不少名篇。但从被用来作政治手段--美人计的美人的内心活动着笔的,却极少见,这首诗别出心裁,填补了咏西施诗篇中的一个空白点。
前半叙事,说吴王因爱西施之色,以致亡国,而西施则因被认为执行美人计,有功于越,获得大名。后半抒情,托为西施的口气:我本来是承受着恩宠的,照理应当报恩,可是怎么我承受吴王的恩宠,到头来却变成了越王报怨的一种手段呢?抚心自问,实在感到怎么也搞不清楚了。
美人计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达到其政治经济目的而常用的一种卑鄙手段,无论就人道主义或社会道德各方面来说,都是毫无可取的。袁枚的认识虽然不能达到我们今天的高度,但他以诗人的敏感,直觉地看出“妾自承恩”与“人报怨”的矛盾,从而揭示出西施不愿意充当美人计中的美人这种内心活动,也就难能可贵了。
【赏析2】
这是一首送别诗,淮上本指淮南,此指扬州,诗中主题句是“君向潇湘我向秦”,点出了这首送别诗的特点。什么特点呢?一般的送别诗,发生在行者与居者之间,送方和别方是很清楚的,而诗中所写,却是两个行者从同一地点向两个方向出发,一个人渡江向湖南方向走,另一个人(作者)则北向长安。这种情况,发生在旅途的邂逅中较为常见,故有人将它定位为客中送客,谓之倍觉销魂。
古人称做诗为觅句,先得的句子一般都是诗中最重要的、关键的、主题的诗句,“君向潇湘我向秦”可能就是先得的句子。接下就有一个审度的问题,即这个句子最适合放在诗的什么位置。明人贺贻孙说:“诗有极寻常语,作发句无味,倒用作结方妙者,如此诗。盖题中正意只‘君向潇湘我向秦’七字而已,若开头便说,则浅直无味,此却倒用作结,悠然情深,觉尚有数十句在后未竟者。唐人倒句之妙,往往如此。”(《诗筏》)这个说法是很有见地的。这个句子用在结尾,不言怅别,而怅别之意溢于言外。
再回头看一二句,是即景抒情,酝酿离别气氛的。这里有画面--扬子江的渡头、青青的杨柳、风中的柳絮杨花、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淡淡几笔,像一幅清新秀雅的图画。从语言上看,包含三个同纽(首字同韵)的片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刘学锴)。三句的“风笛”系从杨柳生出,因为古人折柳赠别,笛曲有《折杨柳》,给诗中的离情,加了筹码。最后,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此句戛然而止,而又余味无穷,“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刘学锴)。句中对的形式,则为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周啸天)
【赏析3】
这首七绝为一首送别诗,乃诗人在扬州同故人分别时所写。整首诗将抒情性、形象性与音乐性融为一体,体现了唐代诗歌善于抒情、富有风韵的特征。
第一、二句借景抒情,道出愁思,景色亮丽而情感哀伤,别有韵味。扬子江,隋曾设扬子津,后沿江建扬子宫,唐代设扬子县(大部在今江苏仪征),此地区的长江江面遂名扬子江。江岸杨柳依依,傍晚微风轻拂,柳条招展,杨花飘散。如此美妙的柳色春情,反而容易勾起愁肠,“愁杀”便点出了愁思。诗人以淡墨渲染景致,以重笔表现心中愁思,借乐景发哀情,反衬自身伤感。诗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几个同音字刻意重复,回环往复,将声律和情韵的艺术魅力充分表现出来。
三、四句由自然景物转向“离亭”道别,直接描写分别时的情形。驿亭饯别,酒过三巡,别情渐起,筵席上忽然响起哀怨伤婉的笛声,在伤感的笛声中,天色慢慢暗淡下来。两位朋友在暮云下依依惜别,各奔东西——君向潇湘我向秦。潇湘指潇水与湘水,经过今湖南境内。整首诗至此而终,余韵悠长。
这首诗借景写情,情景交融,音律回环往复,情韵甚浓,是晚唐绝句里的上乘之作。
【诗人名片】
郑谷(约848~911),字守愚,袁州(今江西宜春)人,七岁能作诗。光启三年(887)中进士,任京兆鄂县尉。迁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897)任都官郎中,诗家遂称之为“郑都官”。又因其《鹧鸪》诗闻名当时,号“郑鹧鸪”。著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