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吟望原文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秋暮吟望赏析
人言执信诗善于造景抒情,这首《秋暮吟望》堪称“造景抒情”的代表作。
从诗意推断,这诗当是他晚年之作。诗中“一枝”,出自《庄子·逍遥游》:“鹪鹑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即终老山林之意,“高栖”的“栖”字正与“鹪鹑”关合,可为佐证。这诗从自甘终老山林入笔,次句又承以“闲吟了不为秋悲”,点题中“秋”“吟”二字。“了不为秋悲”即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若单以这两句判断诗情,则望中秋色对这位诗人已全是身外之物,他毫不为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的景物所动,写这首诗也不过是“闲吟”而已。看来,诗人真正甘心终老于这山林小阁,他的心已经如此超脱,或者已经像槁木死灰了。但你一路读去,便会恍然大悟,诗人是在说假话。——不,说反话。他的心,在“了不为秋悲”的反面!
让我们先对中间两联略加品味。因为,这是律诗的核心内容之所在。
这两联四句都写了些什么?寒山、斜阳、新月、落叶、烟水、鸿影、霜风、残菊:只要把这几件景物摆出来,你便会感到一股冷气,一阵心酸;再将这些景物组织入诗,便都是诗中意象,加起来便构成了意境。“寒山”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的“寒山”同义,指高山;因为高而望之似有寒意。为什么说“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要注意深孕诗情的“常”字和“偏”字。山是四时朝暮都存在的,晦明朝夕,仪态万千,决非“常带”斜阳之色。诗人这样说,无非表明,他只是在这暮色苍茫之际才远眺寒山,这时的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望之自不免生美人迟暮之感;更何况山高秋晚,一派森森寒意,这“寒山”“斜阳”,给诗人带来何种感受,还用辞费吗?至于“新月”,是上弦的弯环似弓的月亮。新月亮度不大;只有当木叶尽脱,野旷天清的秋天,才会觉得它“明”。但新月之明,为时很短,很快就要西沉。假如是春夜,是满月,或滟滟随波,或月照花林,那自然很美,现在却是昏黄的上弦月,而且偏偏照临在“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疏林之上,飒飒秋风之中(无风何至落叶!),这位偃蹇老去的诗人,看了那些落叶,已不胜摇落之悲,更何况又敷上新月凄迷昏黄之色?那个“偏”字,不正和苏轼中秋词“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的“偏”字同一意蕴,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怨悱惆怅么?“烟水极天”是湖上月夜景色;“极天”即最远处。试看,在月夜,澄明的秋水之上,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孤鸿掠空,投影水上。这“鸿影”,即使你没有联想到“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的名句,那种超旷之境,幽约怨悱不能自已之情,你能不感受到吗?秋天正是菊花开日。现在,菊花都被卷地而来的霜风所凋残,黄金委地,全无姿态。我国古典诗词中,向来把菊作为君子的象征,诗人望着眼前这严霜凋尽的残菊,心里是什么滋味?他虽然不说,却尽得“不落言诠”的妙谛。
以上颔联、颈联四句中提供的意象,空间从远到近,从高到低,从水上到陆地;时间从黄昏到月明,从月明到深夜,无一物不是令人望而兴悲之色,无一时不是令人难以排遣之时,诗人为什么偏偏说“了不为秋悲”?难道说,“不为秋悲”竟是“深为己悲”的另一说法么?“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作如是观,不无佐证。试看——
“二更短烛”,“短烛”表明夜深。他深夜还坐对短烛,无法入睡;“三升酒”,他一个人自斟自酌,借酒浇万斛秋愁;“北斗低横”,已是快天亮的时候;“未拟窥”,诗人连看都懒得看一眼,一经时间推移,自黄昏直到东方微晓。诗人之所以“未拟窥”,是因为他已经看了许多,感受强烈,心已经承受不了。可见开头说的“小阁高栖老一枝”,他的心其实是难以安然老死在山林之中的。志士块垒难平,正所谓“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
我说过这首诗堪称赵执信“善于造景抒情的代表作”,除了前面已经粗略品析过的颔联颈联引进的那些饱含诗情的意象之外,还因为结联在“短烛”和“酒”,是极富涵蕴暗示。许多烦闷难以言传的情意,全都浓缩在这两者之中。全诗高远的意境,也赖此轻轻一点,境界全出。一支短烛、一壶残酒,连结着一个不安的灵魂。深得欲言不言、不言而尽得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回过头来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一上来就说“了不为秋悲”,却句句透着“秋悲”?他何必取这样的构思?我想,最初,诗人是在努力忘却一切,故为超脱,强自矜持。但他是个真诚的人,他的挣扎流于失败,最终不但不能忘却,反而加重了心底秋悲。这也是他自己始料所不及的。于是我们知道,他无法自欺,更无意欺人,只是情随境迁,无法自已而已。
(赖汉屏)
【作者】
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右春坊右赞善。后因佟皇后丧期内在洪昇处观演《长生殿》,被革职。工诗文。其诗清新峭拔,并能反映现实。有《饴山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