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客中见梅词作原文
阮郎归·客中见梅
赵长卿
年年为客遍天涯。
梦迟归路赊。
无端星月浸窗纱。
一枝寒影斜。
肠未断,鬓先华。
新来瘦转加。
角声吹彻《小梅花》。
夜长人忆家。
【阮郎归·客中见梅注释】
①赊:长,远。
【阮郎归·客中见梅译文】
年年都为客,时时漂泊在天涯。回家的好梦总是姗姗来迟,梦中回乡的路竟也那么遥远。在床上辗转之间,忽然发现那浸透了月光的窗纱上,映出一枝梅花横斜的姿影,显得格外清冷、寂寥。
思乡之情使人愁断肠,即使断未肠,但两鬓早已花白,而人也逐渐消瘦下去了。角声吹出《小梅花》,曲调悲凉;长夜漫漫,一个人长久地思念家乡。
阮郎归·客中见梅词作赏析
赏析1
词人身为宋朝宗室,在靖康之变后,由之前富贵奢华的上流阶层,突然沦落为贫病交加、居无定所的社会最底层。这首抒怀词便表达了词人思念故乡的不尽愁丝。
上片的“年年为客”极言在外漂泊时间的漫长,“遍天涯”则写了漂泊空间的辽阔遥远。“赊”字用得极妙,将词人那种孤苦悲凉的境况完全概括了出来。当词人感到兴味索然时,连星月的柔光漫进窗纱这么自然的景致,在词人看来都是无端无由的,这恰与其流落他乡的心境相吻合。“一枝寒影斜”一句点明主题,“寒”字则烘托出一种凄寒的气氛。在星月之光的映衬下,一枝梅花的斜影更添了几分寂寥与凄凉。
下片主要写客居他乡的苦楚。“肠未断,鬓先华”写词人多年漂泊在外,心中凄苦不堪,鬓发已经花白,人也越来越消瘦了。词人因不知颠沛流离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终结,于是情不自禁地吹起了《小梅花》曲。词人因漂泊而见“寒”梅,因“寒”梅而叹鬓华,又因“瘦转加”的凄苦而吹起梅曲,最后则又归于“夜长人忆家”,将词人怀念过去富贵奢华的生活,感慨如今客居他乡、漂泊无依的凄苦之情表露无遗。
这首词使人通过清冷的寒梅,明晰地体味出词人沦落他乡的悲苦。全词意境清幽,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赏析2
赵长卿这首《阮郎归》,题为客中见梅。词的意蕴是以梅花象征客子,词的主旨在题目藏而不露。
“年年为客遍天涯。”年年为客,极写飘泊时间之漫长。遍天涯,道尽飘泊空间之辽远。作者开篇径言与家乡的隔绝,真实地道出心灵上所担荷的羁愁之深重。“梦迟归路赊”。还家的好梦,总是姗姗来迟,使客子梦中还家暂消思愁的机会都没有。现实冷峻,摆在面前:归路迢递,归不得也。首句述离家之久之遥,已使读者深为之伤感,次句又言客子归家之情,即在梦中亦不可伸更使读者倍感心中的郁闷不可发泄。
短短两句,便可动人之心,作者感情之真挚,笔力之深厚,可窥一斑。显然,客子这一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榻上辗转,忽尔见到那浸透了月光的窗纱上,映现出一枝梅花横斜的姿影。月光溶溶,柔和似水,星光点点,闪铄其间,愈发衬托出梅枝清峻。“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一笔便写出梅花“清绝,十分绝,孤标难细说”(长卿《霜天晓角。咏梅》)的神理。妙笔也。
“肠未断,鬓先华。”换头遥挽起笔,不写梅花,转来写人。年年天涯,梦迟路赊,纵未愁断,也已是早生了白发。人自然是:“新来瘦转加。”一天天憔悴下去了。“角声吹彻《小梅花》。”古人常因笛中之曲有《梅花落》,大角之曲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乐府诗集》卷二十四),而想象梅花有情,笛声角声,使之伤心,甚至凋落。当角声吹彻《小梅花》曲之时,正梅花极具伤心难堪之际。
这紧紧衔连客子伤心难堪之至极,此情、此境,究为怜梅耶?抑为自怜耶?不知梅花为客子之幻化欤?抑或客子为梅花之幻化欤?恍难分辨。结句一唱点醒:“夜长人忆家。”此一句最是深情通篇之感触、皆汇于此。年年天涯,何尝不是漫漫长夜今日无眠,数年来又何曾安枕过。以“家”字结穴,意尤味深长。
这,正是全幅词情的终极指向。而在赵长卿词中,家与梅,又原有一份亲切关系。长卿《花心动·客中见梅寄暖香书院》云:“一饷看花凝伫。因念我西园,玉英真素”。“断肠没奈人千里”,“那堪又还日暮”。可以发明本词结穴的言外之意。见梅思家,尤为刻挚。结得朴厚、含蓄。
返顾全词的笔路意脉,作者身处天涯为客,夜半无端见梅,自怜、怜梅,思绪萦回曲折,终归于夜长忆家,收曲以直。梅花客子层层相对而出,一笔双挽而意脉不断,可谓别致。词情词境,将客子之伤心难堪与梅花之伤心难堪交织处,将梅枝月下寒影之意象与客子羁劳憔悴之形象印合为一境,梅花隐然而为客子之象征,又隐然指向所忆之家园,可谓清新。全词主旨虽然是客子之愁苦,但写出了月中梅枝之寒影,其清峻之精神,也正是客子之精神,于是抒发愁怅之同时也含有一种高致。细论起来,赵长卿此词不失为一首含蓄有味的佳作。
作者简介
「赵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宋宗室,居南丰(今属江西)。生平未详,曾赴漕试。饶宗颐《词籍考》卷三:“案《宋史。职官志》,宗寺修纂牒谱有《仙源积庆图》、《仙源类谱》,此号盖宋三祖下宗室派系。但玉牒派下无长字,亦无卿字,疑长卿乃其字也。集中附记张孝祥画灰成小词为近事,则《鼓笛慢》所题甲申,殆为隆兴二年(1164)。”《全宋词》谓“长卿疑名师有,俟考”。有《仙源居士乐府》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