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古诗译文赏析-张泌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16:07

寄人原文

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释】

①寄人:指作者本人。

②谢家:也就是岳家的代称。

③离人:说法不一,一说指作者,一说指所寄之人,一说兼指二人,大多倾向指作者。

【译文】

别后满怀着无限思念来到谢家,回廊和曲栏一如往昔,可哪里去寻找你的身影?最多情的也只有这空庭中的一轮明月,好像是为我照着这满院的残花。

《寄人》古诗译文赏析-张泌作品

寄人赏析

【赏析1】

诗人的《寄人》共两首,本诗为其第一首,也是一首有名的追忆爱情的诗。此诗可能是寄内之作,因为“谢家”通常解作“外家”,也就是岳家的代称。诗的第一句写诗人与妻子离别后一直思念着妻子,乃至在梦中悠悠然去了妻子的家。诗的后三句则是诗人的想象之词,写梦中所见:房廊回合、曲栏环抱。诗人想象着妻子在娘家也是夜不能寐、正凭栏遐想,而春月多情,也正为那怨离恨别的人照着落花……

春月多情是因为诗人自己多情,诗人自己多情偏说是春月多情,此情就更加深挚,也是诗人少年时代的感情在他现实人生中的映照,是无望的,也是凄美的。

《寄人》古诗译文赏析-张泌作品

【赏析2】

这首诗有一个本事,见清徐釚《词苑丛谈》:张泌仕南唐为内史舍人,初与邻女浣衣相善,后经年不复相见,张夜梦之,寄绝句云云。诗中“谢家”即指所善邻女家,唐人常称所爱女子为谢娘,所以这样说。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二句写梦境,大概作者曾经去过对方家中,对那里的一切环境,是比较熟悉的,而梦中好像又回到了过去,情境非常的逼真。古代的宅院结构是四合院式的,不同的空间,则由带有栏杆的廊道连接起来。作者在梦中,就经过了回环的走廊、曲曲折折的栏杆,寻寻觅觅,却没有看见人。有很多的往事,平时是积淀在潜意识中的,感觉不到,但入梦后,那些隐藏在记忆深处的东西就活跃起来了,像诗中这样的梦,很多人都做过,堪称很典型的。小晏词有“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晏几道《鹧鸪天》),程颐叹为“鬼语”,就是说它逼真,这首诗的前两句何尝不是如此。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二句写醒后所见情景,梦境消失了,作者看到眼前一片月光,在这个深夜照着庭院,照着地上的落花--写到落花,可见是暮春的光景,其象征意义则是青春已逝,好景不长。说多情“只有”春庭月,那么此外都属无情了。无情的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时间、是岁月、是沧桑。诗中的“离人”又指谁呢,应该是作者自指。在唐诗中,孤独的人、失伴的人称为“离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此时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那是指女方。而在这首诗中,女方的处境作者未必知道,所以这个“离人”,解作自指为佳,言下有顾影自怜之意。

(周啸天)

《寄人》古诗译文赏析-张泌作品

【赏析3】

这是一首诗人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诗人通过对梦中景色及梦醒后宁静清幽月色的描写,寓情于景,抒写了对心上人的思念和深情。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从这首诗深情宛转的内容来看,诗人曾与一女子相爱,后来却分手了。然而诗人对她始终没有忘怀。在封建宗法社会的“礼教”阻隔下,诗人不能直截痛快地倾吐衷肠,只好借用诗的形式,曲折而又隐约地加以表达,希望她到底能够了解自己。这是题为《寄人》的原因。

本诗从叙述一个梦境开篇。前两句,诗人写了自己入梦之由与梦中所见之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谢家”代指女子的家。大概诗人曾经在女子家中住过,或者在她家里和她见过面。曲径回廊,原本是他们当年旧游或定情的地方。所以诗人进入梦境以后,便迷迷糊糊地来到了她的家里。只见眼前的一切还和以前一模一样:院子里的小廊回环,栏杆弯曲横斜。可是,偏偏自己所思之人不见了。诗人四处寻找,依然不见她的踪影,他的梦魂便在院子里失望地徘徊着,连他自己都不知该如何走出这难堪的梦境。一个“梦”字说明此景为虚写,同时也为本诗增添了几分凄婉的色彩。“依依”二字用得极妙,将主人公那种小心翼翼又情意绵绵的情状刻画得活灵活现。

既然找不到想见的人儿,那院子里还剩下些什么呢?于是诗人在后两句写道:多情的明月依旧挂在天空,它那幽冷的清光照在地面片片落花上,反射出一片惨淡之色。明月、落花在文人渲染离情的诗句里经常可以看到,在这里,诗人将哀怨的感情寄托在明月和落花之中,暗含了诗人对心上人鱼沉雁杳的埋怨。“花”虽然已经落了,然而,天上的明月依旧多情,诗人言外之意是希望和心上人一通音讯。据说,当诗人把这首诗寄给心爱的女子时,她泪流不止。

本诗创造的艺术形象鲜明准确,含蓄深厚。诗人表达了内心深沉曲折的情感,不直接抒情,却寓情于景;不需要更多的语言,一切尽在不言中。这种含蓄地写法使本诗更具有动人心弦的强大力量。

更多张泌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