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原文
感遇十二首(其七)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感遇十二首赏析
张九龄的《感遇诗》托物言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和雅高洁、婉而多讽见称。本诗则尤显淡定沉静、含蓄冷峻,寄意遥深又暗藏讽喻。
楚辞中有千古传颂的《橘颂》,唐诗中则有婉而多讽的《江南有丹橘》。读此诗,如品屈子之《橘颂》而别有情味。《橘颂》开篇即赞美橘树扎根故土、矢志不移的高风亮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一志兮。”《周礼•考工记》曰:“橘逾淮而北为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载晏子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张九龄笔下的“丹橘”即是这样伟岸、坚定的橘树。“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她长于南方,眷恋故土,一往情深;她生命力旺盛,根深叶茂,不畏严寒,四季常青。这里,“犹”字起到强调作用,同时显示出诗人对丹橘的偏爱与颂扬之意。
《橘颂》写在屈原被流放,启程告别郢都之际。而此时张九龄也恰好谪居荆州治所江陵(今属湖北),即昔日楚国国都郢。相似的遭遇,相似的情感,又脚踏在同一块土地上,诗人的心灵能够跨越时空而激荡、共鸣,自在情理之中。张九龄的故乡在今之广东韶关,诗人生于南方,橘树也生于南方,因而,诗人写丹橘,其实也是自喻,借丹橘而暗陈心迹。诗人明白地告诉世人:丹橘之所以经冬常绿,不在于其所处的土地和暖,而是在于她秉性刚强,拥有一颗像松柏一样的高洁心灵。“岁寒心”典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处反诘语句的运用,一擒一纵,收放自如,跌宕生姿。在诗人的心目中,丹橘和“岁寒三友”中的松柏可堪媲美,而且比松柏略胜一筹,她不仅品格坚贞高洁,而且还把甘美的果实尽献给嘉客,与人分享,胸襟宽阔,秉德无私。然而,“奈何阻重深”,可叹山重水复、路途迢递,自荐嘉客的愿望终究落空。这一转折,诗人以丹橘比拟自己的满腹经纶、一腔抱负得不到当朝赏识、重用,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和不平。诗人不禁在心底发出一声重重的叹息,继而由丹橘的遭遇展开一番哲学思考。原来,一切都是命运!个中得失,有如天地运转,周而复始,无规律可循,也探不出究竟,只能像圣人一样——“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泰然处之。诗语中有悲鸣、有无奈,但更多的则是洒脱、是旷达。情感复杂而深沉,读来令人感慨。
在中国古典诗文中,“桃李”有时近香草美人,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但也常常被当作是谄媚与鄙俗的代表,又如“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此皆诗人一己之好恶。“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荫。”此处的“桃李”显见是后者,是与丹橘品性相反相对的。诗人以反诘句作结,言辞直指世弊,同时也揭示出丹橘命乖时舛的根源所在——桃李满园,丹橘将栖身何处?人爱桃李,谁又识得丹橘的佳实与浓阴?
比之《橘颂》,张九龄不及屈子之文采粲然、俊朗飘逸,但用笔深沉,含蓄洗练,同样堪称咏物诗之上乘佳作。明代诗人高棅称赞《感遇》诸篇:“雅正冲淡,体合《风》《骚》,骎骎乎盛唐矣。”(《唐诗品汇叙目》)抑或便是此意。
(秦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