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作》原文赏析-袁枚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14:21

偶然作原文

偶然作

袁枚

颜回无宣尼,一瓢何足算!宰相三十年,虽庸有列传。

君子爱其名,名权非我擅。但看十七史,逊我者大半。

偶然作赏析

诗共十三首,这是第五首。这类诗题是指偶然触景触事有些感想写出来的诗,一般篇幅不长。袁枚这组诗是因读书而起的感慨。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结尾说:“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上,恶能施于后世哉?”这大概给袁枚以启发,名之传不传,往往并不由自己作主,看机会,看条件,于是他用两种人做鲜明对比。

“颜回无宣尼,一瓢何足算!宰相三十年,虽庸有列传。”孔子在众多弟子中独称颜回为好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果不是孔子的称道,一箪一瓢算得了什么呢?这是代表德行高尚的人也必须有人称道才能显名于后世。而另外一些达官,毫无足称,庸庸碌碌,只要做到三十年宰相,史家总要给他立传。

由这两种对照,可见出名之权非自己所能专有:“君子爱其名,名权非我擅。”出名并不一定高明,尽多庸碌之辈,回顾历史,不如自己的甚多,“但看十七史,逊我者大半!”

这是信手写来的小诗,近于议论。虽然观点受到《史记》的启发,但他在牢骚中表现十分自信,敢于说出“但看十七史,逊我者大半”的话,正是性灵的流露,有袁枚的鲜明的个性。这一年他四十岁(第十首“吾年正四十”),四十而不惑,卓然自信,使人佩服。小诗看似信笔写成,十分口语化。但结构仍然严谨。上文有“宰相三十年,虽庸有列传”,所以结尾说“但看十七史,逊我者大半”,相互呼应,表现对平庸的达官们的鄙视。这是十三首中之一,所以结尾又像完、又像未完。第一首起句“三寸鼠须笔,千秋争名家”是总起,强调不朽,全组最后一首说到“圣人重躬行”,结尾说“未必两庑坐,果然圣人徒,未必两庑外,都与圣人殊!对人不复生,我梦终蘧蘧”才是全诗的总结。联系全组诗,才能加深对所选这首诗的理解。

(周本淳)

【作者】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于江宁小仓山筑随园,以诗酒为娱。论诗创性灵说,主张抒写性情。其诗奔放纵肆,清新自然,自成一家,颇有影响。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