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原文
西施
袁枚
笙歌刚送采莲舟,重卷珠帘倚画楼。
生就蛾眉颦更好,美人只合一生愁。
西施赏析
西施就是西子,为春秋时越国的美女,家住苎萝山下,靠卖柴维持生计。今浙江省诸暨县苎萝山下有浣纱石,传为当年西施浣纱处。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命取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王极其宠爱,不理朝政,终为越国所灭。袁枚所写的《西施》,即取材于历史。
西施出身寒微,不仅卖柴,而且采莲。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二十八里,有若耶溪,为昔日西施采莲之处。因其天生丽质,入宫而受宠。“笙歌刚送采莲舟,重卷珠帘倚画楼”,就描绘了西施由采莲女变为宫中王妃的过程。这两句诗,与王维《西施咏》中所写的“朝为越溪女(指采莲女——笔者),暮作吴宫妃”,实在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袁枚描写西施,是深受王维影响的。袁诗中的“送”字,富于动作性,又耐人寻味。他显示出笙歌伴随小舟的动人情景,又暗示西施与采莲的生活告别,并对下句诗起了激活、启迪的作用,它自然而然地引起下面的诗情,西施失去了自由自在的劳动生活,而去当卷珠帘、倚画楼的贵妃了,这是多么明显的对比啊!一贫一富,一贱一贵,一弹指间,历史是多么有趣!权力是多么作弄人啊!
诗人紧接着描绘西施的肖像美:“生就蛾眉颦更好。”所谓“蛾眉”系指蚕蛾触须,它细长而弯曲,故用以比美女之眉,作为美女之代称。这里是特指西施之貌,倾城倾国,连西施“颦”,也是美的。所谓颦,就是指心胸疼痛而皱眉蹙额的情状。它是天生的,学不到的。袁枚抓住了“蛾眉”与“颦”这两大特点,去表现西施之美,可谓画龙点睛。
一个本来就纯洁无比的采莲女子,一旦过起这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生活,是否很幸福呢?袁枚的回答是否定的。诗的结句写道:“美人只合一生愁。”这是全诗的诗眼!也是袁枚描写西施时最有创造力的诗句,同时,也是不同于王维《西施咏》处。王维《西施咏》,当然脍炙人口,故被清代学者孙洙(蘅塘退士)选入《唐诗三百首》中。但它着力描绘的是西施之美,而袁枚着力描绘的乃是西施之愁,这可以说是他的《西施》诗的新颖独特之处。这种“愁”,不只是一时愁,而是一生愁,它典型地、真实地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出身的青年美女的悲剧命运。西施之愁,具有多方面的涵义,给人以多种感受。尽管袁枚没有明确地告诉人们,西施愁在何处,因何发愁,但是,人们却可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去理解作品,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从而得出符合作品实际的合乎逻辑的结论。人们可以认为,西施因失去纯朴的劳动生活,被囚在牢笼般的雕龙画栋的宫廷中而愁;也可以认为,西施因不堪忍受自己作为牺牲品而愁;也可以认为,西施因怀念久别的故国故乡而愁。总之,一个愁字,包孕着西施的无限情思,无限悲怆,无限惆怅。这就是袁枚笔下所点染的西施因美而愁的动人之处。
(王明居)
【作者】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于江宁小仓山筑随园,以诗酒为娱。论诗创性灵说,主张抒写性情。其诗奔放纵肆,清新自然,自成一家,颇有影响。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