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丹凤门登眺原文
雨后丹凤门登眺
元好问
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
长虹下饮海欲竭,老雁叫群秋更哀。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
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
雨后丹凤门登眺赏析
天兴元年(1232)秋天,元好问在汴京任尚书都尚掾。这年三月,蒙古军围攻汴京,形势十分吃紧。四月,因为金哀宗派遣户部杨居仁乞和,蒙古军才撤离汴京,退到河洛一带,但仍然虎视眈眈,汴京随时都有被蒙古军攻陷的危险,人们在惊恐中度日如年。秋季的一天傍晚,元好问难以抑制自己的苦闷心情,登上汴京的丹凤门城楼,望着兵燹之后的汴京内外,一片苍凉,想到国家可能灭亡的命运,心中更是哀痛欲绝,表现了对国事的深情关切。
起联“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点明了登眺的地点是在绛红色的宫阙上,时间是在刚刚下过雨的傍晚。“霁景开”,即雨后云开放晴。“金明”,即金明池,是汴京宫苑中的小湖,为帝王渔射游乐之所。前一句从远处、大处落笔,把读者的视线引上广远的天空,去领略那苍茫寥落的情味;后一句从近处、细处描写,让人们从在晚风中摇动着的树木上,去体味京城中的一片凄凉之意。两句一开一合,极见擒纵变化之妙。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是作者当时眼中所见;同时又赋中含比,象中有兴,高度而形象地概括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和政治形势,是作者心中所感。“绛阙遥天霁景开”,暗喻汴京城外的战争刚刚暂时平息;“金明高树晚风回”,则是朝廷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国家正走向末日的象征。一片凄凉的秋意,隐含着对国运衰微而又无可奈何的深沉的悲痛。
颔联分承第一、二句,继续描写望中所见。“长虹下饮海欲竭”,承“霁景开”,是说那横跨天边的长虹,像一条怪物一样把两个头伸进水中,连大海都快被喝干了。这既是雨后的真实景象,也是用以比喻蒙古军,因为古人认为虹霓是一种两头怪物,它的出现是不祥之兆。从“海欲竭”三字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蒙古军围攻汴京时战争的激烈和残酷,以及今后战争风云的险恶。“老雁叫群秋更哀”,承“晚风回”,是说在寒秋的晚风中,时时传来南飞的老雁呼唤伴侣的声音,让人觉得更加悲哀。“老雁”具有双重象征意义:一是比喻中原人民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奔走呼号,如杜牧《早雁》诗:“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二是作者孤独形象的写照,表现了登眺时无处吐露的内心深藏的痛苦。这四句中,雨霁云开,晚风摇树,长虹横天,老雁孤飞,组成了一幅意境苍凉悲壮的图画,正与战乱的情调一致。作者在描写中,重点在写所见,但又使情与景高度融合,“一箭双雕”,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颈联笔锋一掉,直发议论。意谓,即使是毁灭人间的劫火,有时也是会变化熄灭的;而险峻的嵩山,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它飞来眼前,障护汴京呢?武则天改嵩山为“神岳”,故名神嵩。前一句表现出作者希望蒙古军燃起的毁灭金国的“劫火”能够熄灭,使国家得以保存下来,避免灭亡的命运。后一句则表现出希望金国加强防卫,以抵御侵略,使国家安然无恙。两句均表现出对国运的深切关心,但后一句用设问语气说出,又暗含着眼见国家即将败亡,自己无计可施的悲哀。这两句是在前四句写景的基础上,进行自然的引申和转折。作者驰骋想象,用丰富的联想,驾驭历史,指麾山川,把宏大的议论寓于其中,雄浑中夹杂着深沉的悲凉,笔力十分雄健。
作者在登眺之时,经过反复思索,已经意识到国家可能遭受难以挽回的厄运,心情愈加沉痛,尾联情不自禁地唱出了更为凄切的悲歌:“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在面临穷途末路之时,作者以晋朝的阮籍自比,但阮籍尚能“恸哭而反”,而自己却已经哭不出了。此刻,作者触目皆愁,望着昔日曾经咏歌游乐过的吹台,被夕阳涂上一层黯淡的色彩,过去的欢乐与今日的悲伤恰成对比,心情愈加沉重,真不忍心再看下去。委婉深折的措辞中,亦可见作者悲愤之深沉。“残阳”回应了起联的“霁景”和“晚风”,不仅使得全诗首尾贯通,结构谨严,而且使诗境始终处在日暮天晚、夕阳黯淡的氛围之中,更好地烘托、渲染了全诗的基调,在所见所感中,把忧伤国事、悲痛欲绝的情怀,表现得十分深刻,震撼人心。
(管遗瑞)
【作者】
*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因曾在山西遗山读书,自号遗山山人,世称元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七岁学诗,聪颖过人,有神童之称。后从郝天挺学。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进士。官镇平、内乡、南阳等县县令。后入朝,历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入翰林,知制诰。金亡,不仕。其诗、词、曲、文并工,尤以诗的成就最高。多反映时艰,有慷慨悲愤之音。构思奇特,写景述怀,境界开阔。七律最见功力。词学苏、辛一派,风格豪放,气势纵横。针对时弊,论诗主张建安以来的刚健朴质之风。反对雕琢浮艳,反对模拟,提倡创新。其《论诗绝句三十首》集中体现了他的主张,对后世影响很大。著有《遗山先生文集》四十卷,又编金人诗为《中州集》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