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垂緌饮清露》原文翻译赏析-虞世南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12:39

作品原文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垂緌饮清露》原文翻译赏析-虞世南作品

注释译文

【注释】

①垂緌:古人结于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因蝉口部的吸管形如下垂的冠缨而得此比喻。

【译文1】

蝉所饮的是甘冽的清露,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林传向远方。声音远播是由于蝉站在高处,而不是因为有秋风相助。

《蝉·垂緌饮清露》原文翻译赏析-虞世南作品

赏析评点

【赏析1】

蝉,一名知了,其幼虫在地下吸食大树根汁长达数年至十余年之久,始于夏夜出土上树,蜕变成身体丰满而翅膀透明的蝉。雄蝉求偶时,能发出亢奋的嘶鸣,成为蝉的一大特征。虞世南这首咏蝉之作,除首句刻画蝉的形象和习性外,其余三句就都是从蝉声上作想的。

一首咏物诗大体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表示的层面,是诗的本指,须贴切;一个是暗示的层面,是诗的能指,须浑成。只有第一个层面的咏物诗不能算好的咏物诗,同时具有这两个层面的咏物诗才算好的咏物诗。

先看表示的层面,即咏蝉的层面。首句,“垂緌”二字写蝉的形象,是拟人法。“緌”是什么呢?是古代绅士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又叫冠缨。一说:“蝉首有触须,如人之冠缨。“(刘永济)读者多信而不疑。然而端详蝉的标本,便觉其说不妥--蝉的触须在头顶,而且是短短的两根,像角,也像眉,怎样也不像冠缨。一说:“蝉喙长在口下,似冠之緌也。”(孔颖达)按,蝉喙细长如带,部位又在颔下,所以说法成立。接着,“饮清露”三字写蝉的习性。古人不知道蝉吸食树汁以存活,以为它餐风饮露。诗非科学,无妨出以想象。次句,始说蝉声“流响出疏桐”。蝉栖高树,梧桐是其中的一种。“流”字状出一种声声不息的感觉,暗逗下文的“秋风”。“疏桐”则暗逗下文的“居高”。三、四句就蝉声发议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风”。这两句耐人寻味,通向暗示的层面,即借蝉喻人的层面。

《荀子》“劝学篇”有这样两句话:“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说的是君子“善假于物”。什么是“善假于物”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借助媒介来达到人体的延伸。“登高”“顺风”在这里是并列的,无所轩轾的。而虞世南却别出心裁地将“居高”和“藉秋风”加以轩轾,将蝉声之所以远达的原因,归结于“居高”,而不归结于“藉秋风”。显然,“居高”和“藉秋风”,被人为地赋予了文化的意义。那么,“藉秋风”指什么呢?指外力、指运作、指广告,曹丕论文学说:“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其所“不假”“不托”与“藉秋风”是一类范畴。“居高”呢?正好相反,照应首句的“饮清露”,可知不是指高位,而是指品格、指修养、指造诣,孔子论君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俗谚云:“酒香不怕巷子深。”“身正”“酒好”和“居高”是另一类范畴。接受理论告诉我们,同一句话出自不同人之口,其效果也不同。一方面是人微言轻,一方面则相反--说话者越有权威、话的分量就越重。“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就有这个意思,所以令人神远。一联之中,“自”“非”二字对举,一正一反,很有力度。有人说,作者在这里是隐然自况。“诗者,志之所之也”(《毛诗序》),谁又能说不是呢?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法,从“垂緌”伊始,贯彻到底。它又是托物言志,同时具备两个层面--表示的层面做到了贴切,暗示的层面做到了浑成,所以全诗充满了神韵。以蝉喻人,南朝陈诗人刘删《咏蝉诗》云:“声流上林苑,影入侍臣冠。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这首诗对虞世南诗当有影响。不过,虞世南之作的后来居上,却是显而易见的。

(周啸天)

【赏析2】

此诗借咏蝉表现了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是一首著名的托物言志的小诗。

首句以象征手法开篇,构思精巧。古时侯,人们因蝉居高饮露,素以其为高洁品质的象征。此句明为写蝉,暗用比喻。诗人突破传统地将“垂”所暗示的官宦身份与“清”统一在“垂饮清露”的描写之中,进而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匠心独具。第二句“流响出疏桐”描写蝉声远播。梧桐本就高大,用“疏”更衬托出其伟岸挺拔,且与尾句“秋风”呼应。蝉声以“流响”形容,其远播的情形因用“出”字而更加形象化。

结尾两句是全篇的重点。诗人直抒胸臆,指出蝉声远播只因“居高”,而并非借助秋风之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人若拥有高尚的品格,即使不借助外物的帮助,也自然能够名扬天下。

唐朝有“咏蝉”三绝,清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是这样评论的:“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蝉·垂緌饮清露》原文翻译赏析-虞世南作品

【诗人名片】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初唐时期政治家、书法家、诗人,尤以文章著名。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师从顾野王,勤学十年,辅佐隋炀帝。初唐时入弘文馆,后任秘书监。得唐太宗器重,受封永兴县子,死后赠礼部尚书,于凌烟阁绘其像,名列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谓其:“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