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古诗赏析-姚合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10:39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原文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

姚合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

【作者】

*姚合,文宗太和前后在世,陕州硖石(今属河南)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及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古诗赏析-姚合作品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赏析

这首五言排律是描写入山采茶情况的,乍看起来简直就是一首清新明丽的山水诗。

这首诗作于大和八年(834)春天。“舍弟”,是对自己的弟弟的谦称。此时姚合的弟弟姚勖正在任毗陵(常州)刺史。这里的“罨溪”,即罨画溪,在浙江长兴县西面,又叫西溪。“茶山”,是指顾渚山,这是当时江浙一带著名的产茶地区之一。诗歌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姚勖与僧人一道坐着画舸,由罨溪进入茶山采茶的画面,刻画了他们采了好茶,制作好以后进献朝廷,定会受到皇上赏赐的心理。这一切,作者娓娓道来,仿佛亲临一般。

诗歌的前八句写入山采茶情况。时令正值春光明媚季节,姚勖一行沿着风景如画的罨画溪,和僧人一起乘船往茶山进发,但见春山处处山花烂漫,他们仿佛是在花的海洋里出没一样。那山石边,山的背阴处,到处是丛生的茶树和新芽,它们在春风的吹拂中,在春阳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娇嫩!这几句没有具体写采摘的情况,只是写出了明丽的风景,人们的采摘活动也自然包含其中了。这种采摘活动,与其说是劳动,不如说是一种轻松的春游,人们在采摘春茶的活动中,既有了劳动的收获,也领略了春光的美好,劳动和游玩自然地融而为一,大家心情的愉快就可以想见了。诗中也写到和尚,看来僧人是这次采茶活动,也是制作茶叶的技术指导,可见在唐代,不少僧人是以采摘和制作茶叶为技术专长的。

诗歌的后面四句顺势写到茶叶制作好了以后的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他的弟弟和大家把茶叶制好以后,一定要先尝尝,那种清香的味道,使人从醉意中清醒过来,感到格外的舒爽,可见这是很好的茶叶了。第二个结果是把这些质地优良的茶叶进献给朝廷,芳香四溢,一定会受到朝廷的欣赏而得到封赐,而此时的老弟您,也一定会怡然自乐,高兴不已了吧!这四句诗,是直接发抒议论,和前面的描写形成了对照,起到了情景交融的作用。这些话是专门针对他弟弟说的,态度很亲切,就像两兄弟亲热交谈一样,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气氛。

读完这首诗歌,我们明白了,这次入山采茶,是毗陵刺史组织的一次为朝廷做贡茶的集体活动,它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或者个别人的采茶,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任务”。茶叶采得好不好,制作是不是精良,能不能超过其他地方的贡茶而得到朝廷的肯定,还关系到刺史的政绩和前途问题,想来这位刺史先生也不敢只是游山玩水,掉以轻心的。通过这首诗歌,我们也能够认识到唐代政治生活的一个小小的侧面。

(管遗瑞)

更多姚合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