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原文赏析-杨万里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10:12

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原文

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

杨万里

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

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

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鱼灯隔岸明。

建隆家业大于天,庆历春风一万年。

廊庙谋谟出童蔡,笑谈京洛博幽燕。

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

川后年来世情了,一波分护两涯船。

【注释】

易水,白沟:《大清一统志》卷十《保定府·易水》:“易水在定兴县西南自易州流入与拒马河合,即中易也。”又同卷《拒马河》云:“白沟乃巨马支津,下流在今涿州界,自宋以来始号巨马为白沟。”易水既流入巨马河,宋以来号巨马为白沟,当亦可视易水为白沟,故万里诗以“易水今移淮水前”咏宋金之分界。

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赏析

绍兴十一年(1141),宋高宗和秦桧合谋杀了主战的岳飞,百般屈辱地与金人媾和,订下了“割唐、邓二州,以淮水中流划疆”(《宋史·高宗纪六》)的和约。从此以后淮河便变成了宋、金二国的分界线,而盱眙正是宋金分界线上的重要城镇,宋人出使金国,金人南使宋国,规定都要在盱眙过境,宋人在盱眙执行外交迎送接待任务,看着那碧绿的淮水,当然会产生一种国土日蹙和国势积弱不振的悲伤愤懑心情。宋人在盱眙留下的诗是很多的,杨万里的《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七律两首和《初入淮河》七绝四首,可算这类发抒爱国之情的最优秀的作品。

“东南第一山”以大书法家米芾题诗而得名,据《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五记载:“淮北之地平夷,自京师至汴口并无山,惟隔淮方有南山,米元章名其山为第一山,有诗云:‘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没翠屏间。莫论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又,《齐东野语》卷十二:“时聘使往来旁午于道,凡过盱眙例游第一山,酌玻璃泉,题诗石壁以纪岁月,遂成故事。镌刻题几满。”杨万里于淳熙十六年(1189)借焕章阁学士为金国贺正旦接伴使,他就是在这样一个具体时间到盱眙执行任务,因而作出了一系列发抒爱国情感的诗歌。

先析第二首,作者首先以饱满充沛的热情歌颂了太祖、仁宗,追述了北宋的历史。“建隆家业大于天,庆历春风一万年”,太祖结束了五代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宋王朝,他的第一个年号就是“建隆”;仁宗享国最长,达四十三年之久,政治比较清明,在庆历年间国力鼎盛,旧史家和小说、讲史人都爱以仁宗为宋极盛之世。因此诗人把他们作为民族景仰的代表来歌颂,这样起题以唤起爱国之思的手法是比较精简凝练的。颔联点出徽宗信任奸臣蔡京、童贯,本来收复幽燕是应该的,但应该从政治、军事上充分准备,而徽宗信用的奸臣却以笑谈出之,结果收复幽燕落了空,为国家造成损害。颈联紧承颔联,指出了绍兴十一年(1141)与金约和造成了“易水今移淮水前”的局面。易水是河北的一条河,与白沟河相通,用以象征宋辽的分界线。而今宋和金的分界线却南移到了淮河,感慨是深沉的。尾联最后表达了作者的愿望,愿国家强大,恢复中原,要改变淮河“两岸舟船各背驰”的局面,同时也只有在中原恢复之后,淮河才不成为界河,才可以“一波分护两涯船”。

第二首的历史背景明了之后,就不难读第一首了,万里的诗以白描、不掉书袋、不避俚俗著名,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和眼前景物中,寻找题材。并能以新鲜活泼的笔触,发抒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意境清新、感情真挚。本诗首联“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便是以非常接近白话的语句开始的。除“第一山”需要略加诠解外,没有一个难字。“第一山”在本诗里具有唤起读者注意,敲起国土沦丧的警钟作用,一开头就使人感到盱眙军这里不平常,使人感到作者在另一首《初入淮河》所表达的“人到淮河意不佳”的沉重气氛。颔联“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紧紧申明首联,若不是受朝命来接待金国使臣,怎么会到这样一个最前线的要地呢?颈联“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倾泻了作者对中原的无限深情,表达了作者对在金人残酷统治下广大北方人民的怀念。“青未了”乃化用杜甫《望岳》“齐鲁青未了”诗句,来写望中的中原景色。中原是我们古老文化发祥之地,也是宋代的兴王之地,北宋的列祖列宗都葬在河南,然而因为徽宗的昏庸,以致入于金人之手,滔滔的淮水把本是一家的人民分割成两地而居,长期得不到统一,碧绿的淮水是何等的无情呵!这正如作者在《初入淮河》所说的“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淮河两岸的人民还不如淮河中鸥鹭,可以“北去南来自在飞。”还不如天边的归鸿,“一年一度到江南。”因此颈联十四个字表达了统一和收复失地的心愿,用非常经济的笔墨,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尾联“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鱼灯隔岸明”,对全诗再作一次概括,在暮霭苍茫的时候,从盱眙东南第一山北眺,可以看见被金人统治的淮河北岸渔火,那儿的人民该有多少辛酸和苦难,他们会有多少不堪忍受的痛苦要向亲人诉说,可是滔滔的淮河无情地把他们要想倾诉的话隔住了,而南岸的赵宋小朝廷却歌舞湖山,哪有雄心壮志去恢复失地呢!在这样临高远眺的时刻,望淮北,念中原,想南方,怎能不使诗人肠断心伤!

杨万里的诗风着意创新,“(故)其争新也在意,而不在词,当其意有所得,虽村夫牧竖之俚言稚语一切阑入,初不以为嫌,及其既成,则俚者转觉其雅,稚者转觉其老”(赵翼《杨诚斋诗集序》)。本诗在词汇上如“不因”、“小出”、“那得”都是当时的口语,但经过他巧妙的组合,完全不觉得质俚无文,真做到了赵翼所说“俚者转觉其雅,稚者转觉其老”。全诗音节铿锵,余韵悠扬,在他的诗集中,应该算是上品。

(龙晦)

【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相关阅读】

更多杨万里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