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视事原文
高斋视事
谢 朓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
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
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
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
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
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
高斋视事赏析
谢朓诗工于发端,这是自钟嵘《诗品》提出后又为历代论者所公认的;而这首《高斋视事》诗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诗一落笔,就用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迷人的晨景:残存的白雪映着青色的山峦,旭日在寒雾中慢慢呈露。诗对仗工稳,妙于出景,开卷便觉有一股山村之晨的清新气息迎面扑来,沁人心肺。接着“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二句,将诗人由远而近,由旷入细的视觉款款写出,有历历如绘之妙。其中前句系点化陶渊明的名句“暧暧远人村”(《归园田居》其一)而来,不觉有牵扯凑合之痕。二句中一个“见”和一个“出”字,生动地再现了晨雾将散未散时,江村海树时隐时现的情景,同时又巧妙地回应了前面第二句中的“开”字,从而使整个景色浑然一体,于宁静中透出温馨。只要细细品味,又可感到诗人在写景时,所选取的视角较高,因此这几句诗又有意无意地暗示了题中的“高斋”二字。
诗的“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二句承上启下。前句言临晨即起,从时间上对一至四句作了补充说明;后句则就势折入“视事”,为下文张目。“列俎”二句紧接而下,写出诗人因公务在身,为国忧虑,故难以充分享受饮食车乘之乐的实情。这两句诗对《韩诗外传》所谓“今如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作了简要的概括,它既可以看作是诗人耽于“视事”,不能像一般为官者那样享受山珍海味、高马华车的自我写照,同时也能理解为这是诗人对世人所艳羡的“列俎”和“连驾”所持的一种超脱的态度。在诗人看来,一人难以遍享人间的荣华富贵,对于心境淡泊的人来说,“单味”和“容膝”已足以安身立命,不必为追求过分的享乐而奔波操劳。因此他面对当时“纷诡谅非一”的动乱局面,产生了“空为大国忧”的力不从心的思想。在这种官禄不足恋、国事难治理的情况下,诗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归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割断由此而来的种种忧愁和苦闷。“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正是诗人这种内心向往的表白。诗人在作品的结尾明确表达了归隐的愿望,既是他思想上苦于“视事”,又不贪恋享受的必然归宿,同时在艺术上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使人联想到诗的三、四两句对“江村”和“海树”的描写,那个隐现在晨雾中的优美地方,不正是诗人久羁官场后所要寻求的理想场所吗?诗中这种前因后果的暗中勾连,情与景的巧妙融会,使作品具有耐咀嚼、堪回味的魅力。反复吟诵、仔细品味之余,不能不令人相信清人沈德潜评其诗时所谓的“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古诗源》卷十二),绝非虚言了。
(曹明纲)
【诗人名片】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出身贵族,母为宋长城公主。仕齐至中书吏部郎。齐东昏侯永元(499—501)初江祐等谋立始安王遥光,遥光以朓兼知卫尉,企图引他为党羽,他不肯依从,致下狱死,年才三十六。谢朓诗风格秀逸,为当时作家所爱重,梁武帝说:“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见《太平广记》引《谈薮》,谢朓的所谓“新变体”的诗已有唐风,对于五言诗的律化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