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闻杜宇》原文赏析-谢枋得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04:07

春日闻杜宇原文

春日闻杜宇

谢枋得

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春日闻杜宇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谢枋得于德祐元年(1275)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不久,元军破城,枋得妻李氏、二子、一女、二婢及弟、侄等皆被拘于建康,后除二子移狱广陵得释之外,全部死在狱中。在此前后,另一弟谢禹被元人斩于九江;枋得的伯父徽明在当阳县战死,徽明之二子“趋进抱父尸,亦死”。只有枋得之母以年老免于一死,独活到至元二十三年(1286)。国破家亡,枋得于是变易姓名入建宁唐石山,后转茶坂,徙建阳,卖卜为生。过着“朝迁暮徙,崎岖山谷间”(《叠山集·叠山先生行实》)的生活。元世祖统一中国后,方移居闽中。在长期奔波逃亡之中,他抚今思昔,怀念老母,其情难禁,因而表现在这首诗中的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就绝不是一般的思乡之作所能比拟的了。

杜宇,通称杜鹃,相传是古时蜀王望帝(名杜宇)的魂魄所化。这种鸟的啼声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声声连鸣不断,凄厉悲凉,似泣似诉,所以民间有杜鹃直到啼血方住的传说;一是它的叫声恰似在说“不如归去”,因而古人又常称之为“催归鸟”。谢枋得此诗,便抓住了杜鹃鸟啼声的这些特点来抒写自己的感情。其最成功之处是把思乡情绪写得缠绵往复、回肠荡气。为了构成这种艺术境界,作者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首先,在短小的篇幅里,作者高度地集中了诗歌的题材,使全诗紧紧围绕着一人(作者自己)、一物(杜宇)、一事(归)展开。即使光从字面上看,四句中就有两句出现了抒情主人公,两句出现了杜宇,三句出现了“归”字。如果进一步研读,那么应该说是句句不离人、物、事三者。这种反复吟唱的办法,类似民歌中的复沓,读毕之后,好像仍有“杜宇催人归,我归,我归,我归……”的旋律不断萦绕耳际,给人的印象是十分强烈、明晰的。

其次,这首诗的结构也十分巧妙。诗篇一开始先用杜鹃催归起兴,内言“日日”,可见此鸟的殷勤多情,好像在说物有情而人无意。但是接上来的第二句却说,我的归心之切无人知道,自然连催归鸟杜鹃也是不能理解的。这样一来便使起兴的杜鹃反倒成了铺垫,从而把作者思归的情绪推到了高峰。后两句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使人与杜鹃之间形成直接联系,用人向物发问的方式,表达作者对归期的盼望和对可能出现的永无归期的忧虑。通观全篇,这种由物(劝归)到人(思归),再由人(问归)到物(预示归期),最后仍然归结到人(归期何时)的结构方式,在人、物、事三者之间构成循环不断的关系,极符合作者所要表达的缠绵不绝、难解难断的思想感情。

由于艺术手法的成功,这首诗感染力是很强的,读之令人唏嘘不已。

(李济阻)

【作者】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除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曾为建康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遂罢斥,谪居兴国军。德祐元年起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城陷后,流亡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后元朝迫其出仕,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乃绝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叠山集》。

更多谢枋得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