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咏诗原文
春咏诗
吴 均
春从何处来,拂水复惊梅。
云障青琐闼,风吹承露台。
美人隔千里,罗帏闭不开。
无由得共语,空对相思杯。
春咏诗赏析
这首《春咏诗》避开以写青草萋萋、柳丝绵绵为主的习见手法,独出机杼的捕捉住最能代表春天气息的典型事物,也就是被喻为“起于青蘋之末”(宋玉《风赋》)的风。因为春天的风一扫寒冬的冷峻,给人带来的是惬意的温暖,使你不得不萌生爱的思念和美的想往,这正是本诗所要表现的主旨。
诗的前四句以写景为主,着意描画出最能透露春意的诗一般的境界。“春从何处来,拂水复惊梅。”首先利用设问自答的句法点明题意,语句平淡自然,且极富新意。试问春天是从哪里来的呢?那拂动的水面和惊破的枝梅,已是报春的美好象征,生动表明春天正悄悄地降临人间。“拂水”“惊梅”是两幅盈漾春情的动人画面,当人们经受过凛冽的北风侵袭以后,忽然发现池冰已开,展现在眼前的是吹拂着水面的轻柔的春风;当人们领略过被严寒摧残的枯树败枝以后,梅的梢头又绽开了簇簇的花朵,这一切都无可辩驳地证明春色已临大地。
第三、四句继续描写春天的景致,“云障青琐闼,风吹承露台”。如果说前两句是由水面低处写起,那么这后两句则主要展现高空楼台的不同景观,预示春意已无处不在。你看那和煦的春风习习地吹向高高的承露台,片片浮云不断遮掩着青琐之门,若隐若现,令人不得不产生无边的遐想。该两句的作用,除了上承前面的写景,无限扩展到春意盎然的周围空间,使之构成一幅较为完整的春色笼罩大地的艺术画卷,还有陡转反接之意,为以下叙写暗暗埋下伏线。
诗的后四句以写情为主,大胆抒发无缘得见远隔千里的美人及其思念之苦,借以表达个人怀才不遇和有志难伸的抑郁情怀。“美人隔千里,罗帏闭不开。”当诗人极目凝望风云掩映的承露台时,随着“云障”的变幻,心驰神往,不禁产生种种意念,似乎已经感觉到身处千里之外的美人,还被关闭在罗帏的后面,无情地拒绝自己。如果联系到诗人的寒微家世和仕途上无由得达的不幸遭遇,就更能体会诗中“美人”的弦外之音了。从审美心理上看,诗人把他的笔触陡然转向浩渺的思维空间,把眼前春景与暗喻美人的不同感受,也就是现实与理想的错位又巧妙地统一起来。就生活常理来说,诗人这种主观意愿未必就是现实,但是如从艺术想象进行分析,诗人由咏春触发对怀抱高洁的美人的思念,反被隔绝的苦闷,既与艺术反映论相一致,也完全符合以景结情、情由景生的认识规律,因此这种富有浪漫色彩的表现手法,正显示出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
“无由得共语,空对相思杯”。把诗意又推进一层,着力抒写隐含失落感的怅怨之情。既然美人已隔绝于千里之外,那里还会有共语相谈的机会,留下的只能是“空对相思杯”的无穷忧伤,从而把诗人心怀美质却无法施展的远大抱负,尽情地表现出来。表面上看,诗人是在写思念美人的相思情怀,实则移情于己,把美人怨情变成个人怨情,扑朔迷离,从而创造出人我相契,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很有感染力的。
此诗通篇运用写景、喻情的表现手法,就形式而言,咏春天的景观是实,抒发情感是虚;按其命意,则正好相反,写人的感情是实,咏春是虚,因为诗人写景,旨在表达郁积已久的怨望之情。因此,只有领悟诗的主旨以后,“美人”的形象才能与诗人直接抒情的自我形象迭合起来,不再是互不相关的游离体,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理解诗人的意图。这种表现形式似实而虚、似虚而实,化可感景观为深刻的抒情言志,让人们通过现实与理想的交融,及其在审美过程中的反复思考,去充分领受诗人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正是这首诗的独到之处。
(张锡厚)
【诗人名片】
吴均(469—519),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西北)人。家世寒贱。曾为建安王伟记室,补国侍郎。还为奉朝请。撰《通史》,未就而卒。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当时称“吴均体”。梁代诗人除江淹外,吴均、何逊都能名家,为其余作家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