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原文
满江红
《满江红》文征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
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惜,徽钦辱。
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古休夸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满江红赏析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值得人称道,人们对历史的误解也是令人汗颜的。比如说,人们知道岳飞是民族英雄,却很少有人知道岳飞为什么被称为民族英雄?他有哪些事迹?是怎样被称为英雄的?人们都说是秦桧害死岳飞,却不知道秦桧是如何害死岳飞的。人们只知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却鲜有人清楚这背后的故事。
生活在明代的文征明,拂拭残碑时抒发的感慨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作者在拂去有关记载岳飞的残碑上的灰尘,看见当初皇帝给岳飞下的诏命还可依稀分辨。随着这残碑上的字,作者想起当初宋高宗刚立国的时候,为了防止金兵南下,是多么的依仗岳飞,可后来却对这位当初倚重的大臣何等残酷。
接着作者进一步联想,难道是历史上“飞鸟尽,良弓藏”的规律,岳飞功成后就应该被杀害么?只是这些事已经过去,怎么说也难以挽回。只是,想起风波亭冤狱,岳飞被无辜地杀害,岂能让人不愤恨、悲痛!
“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惜,徽钦辱。”“中原蹙”指的是边疆的缩小,“徽钦辱”指的是“靖康之耻”。这句是说在杀害岳飞的时候怎么不考虑这被金军一天天蚕食而缩小的边疆?怎么把“靖康之耻”中被俘走的徽钦二帝给忘了?难道是怕徽钦二帝返回南宋后自己的帝位不保吗?
多年不谈南渡的错误,怕是中原恢复了自己的帝位不保吧?想到这里,作者不禁苦笑,一个区区秦桧,有多大能耐,能害死抗金名将?他只不过能摸透皇帝心思,迎合皇帝罢了。
很明显,全文是以第三者的口吻说给偏安江南的宋高宗赵构听的,其中“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是点睛之笔。作者这么说,倒不是为秦桧翻案,而是教给人们一种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的方法。
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向来有造神运动,名人的身世附会自不用说,仅从岳飞被杀一事看:“后来的研究者们都知道,岳飞被杀的时候,已经是南宋的将军,手中还控制着相当强悍的兵马,如果用这么草率的方式就被杀了,很难让人相信秦桧之流有这本事。大家知道,确定某人是否是犯罪分子,除了要确定这人有作案的动机和时间等基本要素外,作案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作为高宗的得力走卒,秦桧还真没这能力承担斩杀岳飞这种级别大将的全责。……一些学者深入挖掘史料后,发现岳飞实际上是死于高宗赵构之手。”
可我们“人民群众”为什么却对秦桧百般憎恨对高宗只言片语不说呢?因为他是皇帝,是宋朝皇帝。所以,整个宋朝无人感言,或者百姓怒秦桧而忘高宗。人们对秦桧的憎恨,到今天都不曾减退,杭州岳王庙里,刚刚看见岳飞墓前的秦桧等人跪像,身边游人的一口浓痰就飞奔跪像而去。秦桧在岳飞墓前跪了几千年,至于他是否金人奸细、是否投敌卖国、是否害死岳飞的主谋,根本不需要去考证、去思辨了,那一口让人作呕的浓痰已经说明一切。
有人说得好:“魔鬼的存在,不一定使众人能真正觉得神的可贵去学习和效仿神的品格,却足以为大家找到自以为具备了的伟大和高尚。”秦桧这样一个奸臣的存在,是否对坚定如吐痰者的自信心有了极大好处?今天,还有多少人会同样发问:历史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这样的表象下有没有其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