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原文赏析-温子升古诗-南北朝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01:09

捣衣诗原文

捣衣诗

温子升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捣衣诗》原文赏析-温子升古诗-南北朝诗歌

捣衣诗赏析

频繁的民族战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了一幅又一幅边烽不息,征戍无已的悲惨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便是这一血泪交织历史的生动写照。战争,不论其规模大小,性质如何,人民都不免要付出沉重的,有时甚至是惨痛的代价,在这中间,征人和他们的妻子尤其直接承受着生离死别的巨大痛苦。所以,从《诗经》开始,描写征人妇就成为表现战争的重要题材之一,而且源远流长,历久不衰。这类诗往往通过对思妇心态的描述,反映出战争扼杀生命,摧残人性的罪恶,表达了人民渴望和平幸福的心声,因之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在艺术上,由于是以女性为描写对象,因此大多写得精巧细腻,曲折婉约。温子升这首《捣衣诗》便是体现了这一思想和艺术特色的代表作。

开头四句描写长安女子秋夜捣衣的情景。一起先点明地点、时间:“长安城中秋夜长。”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诗人在这里并非纯客观地描写时空,而是以巍巍京城所展示的阔大意境,萧萧秋夜所点染的凄清氛围,奠定了整首诗既雄浑又悲凉的基调。同时,此句虽未涉及人物,却显然是有人之境,“秋夜长”一语,分明包含着人的主观感受,这使得诗一开始就表现出浓郁的抒情意味,并且自然引出这一特定背景下的此诗的主人公——捣衣女子。“佳人锦石捣流黄”一句,字面意思很单纯,说的不过是女子捣衣,实则寓有丰富的内涵。这是因为古代人们一到秋天便要为离家在外的亲人捣制寒衣,捣衣,在诗人笔下也因此而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一经出现,便会在读者心中唤起诗意的感受和思亲怀远的联想。此外,这一句刻画细致,词采鲜明,这固然与当时诗坛崇尚绮丽的风气有关,也是诗人有意以此暗示出这是一个月夜,因为只有在月光的朗照下,“锦石”“流黄”等形象才能如此轮廓清晰,色泽分明。三、四句紧承捣衣,写砧杵之声:“香杵纹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香杵”捶打在“纹砧”上,一声声,一下下,由近而远,回荡在夜空中,也敲打在人的心上。这声音,在本已愁肠百结的思妇心中更增添了几分凄凉悲苦,又仿佛带着思妇的牵挂、思念、体贴、柔情飞向远方,传递给她的亲人。李白著名的《子夜吴歌》中所描绘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正是同一种意境,不过更富有诗情画意,也更令人荡气回肠罢了!

以上所写只是一个寻常的秋夜,思妇的心境尚且如此之凄凉,待到使人“倍思亲”的佳节,又当如何呢?“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两句以写景巧妙地作了回答。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中秋,更是家家户户团圆的佳节。当思妇空对着灿灿银河、皎皎明月这样的良辰美景,想到自己与亲人却天各一方,该是何等的难以为怀!这里诗人无须更多着墨,由于有了前面的具体描写作铺垫,只是拈出这两个同属秋天、同具象征意味的节令稍加点染,便有力地反衬出思妇每逢佳节倍觉伤情的心理状态。

刻骨的相思,难耐的孤寂,使思妇身在长安,心驰万里之外。“蠮螉塞边绝候雁”,便是她在想象中描绘的边塞图景。这一句语约意丰,耐人涵泳。“蠮螉塞”所告诉读者的不只是边关的名称,它还间接交代了“佳人”的征人妇的身分。“绝候雁”,既是边塞秋天的典型特征,又反衬出人不归,同时以边地此刻已不复有鸿雁传书在思妇心中掀起更强烈的感情波澜,真有一石三鸟之妙。

经过层层渲染,至此,抒情已是水到渠成,不料诗人却宕开笔锋,描写了一个场景:“鸳鸯楼上望天狼。”并就此收束全诗。然而,从这无声的画面里,从思妇登楼眺望天狼星的举动中,读者完全可以听到她那“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强烈心声,感受到她那关心战事、渴望和平、憧憬夫妻团聚的一片深情,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诗情真意挚,手法婉曲,除“秋夜长”“何凄凉”微逗情思,余皆含蓄不露,使之在有如民歌般的自然流畅中,处处可见诗人的匠心,充分显示了这位享有盛名的北朝诗人的艺术才能。

(张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