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原文翻译赏析-韦庄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3 00:25

台城作品原文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原文翻译赏析-韦庄作品

台城注释译文

【注释】

[注]韦庄(约836-约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

①诗题一作《台城》。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②霏霏:雨细密的样子。

③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在金陵。

④台城:在今江苏南京市玄武湖附近,原是六朝的宫城。

【译文1】

江上细雨霏霏江岸草木萋萋,六朝如同梦幻鸟儿空自悲啼。最无情义的还是那台城垂柳,依旧像轻烟一般笼罩十里长堤。

《台城》原文翻译赏析-韦庄作品

台城赏析评点

【赏析1】

此诗是一首写景吊古诗。台城,原址在南京鸡鸣山南,是三国时吴国后苑城,东晋成帝年间改建,由此直至南朝终结,为王朝中央政府及皇宫所在地,之后日趋衰朽,晚唐时只剩断壁残垣。

第一句描写江南烟雨蒙蒙,烘托了氛围。春雨霏霏,碧草茵茵,蒙蒙的细雨与缭绕的清雾笼罩大地,这是梦境般迷幻的场景,是江南地区特有的柔美清丽的景致,极易动人愁肠。

第二句回忆已衰亡的六朝。霪雨绿草,掩蔽着六朝古城的断壁残垣;物换星移,春景犹在,然而昔日宏伟的宫阙却已面目全非,只能供后人来凭吊。诗中“空”字与“梦”字相呼应,含义深刻。

后面两句以“柳”抒情。柳象征着春天,让人感觉万物复苏。曾经的十里长堤上,烟柳依依,装饰着台城的浮华盛况;现在的台城不复当年光彩,可这里的柳树依旧欣欣向荣。繁茂的杨柳同残破的台城遗址、万世不改的自然景色与兴衰无常的浮华六朝构成强烈对照。柳本无情物,诗人偏说它最无情,实际表现的是“有情人”的感慨。

吊古诗常常借景抒情,寄托感慨。而《台城》显得含蓄蕴藉,余味悠长。整首诗以侧面烘托之法,创造出如梦如幻的艺术氛围。

【赏析2】

南京是六朝古都之一,以其虎踞龙蟠的地理形势,被认为是“自古帝王州”,在历史上也确实有过十个政权先后定都于此。然而这些政权几乎都是短命的,长不过百年,如东晋;短则只有十来年,如太平天国。特别是从东吴、东晋到宋齐梁陈,三百年中,有六个王朝在此建都,然后覆灭。后人来到这座城市,自然而然会兴起历史兴亡、王朝盛衰的感慨。韦庄作为由晚唐入五代的诗人,亲身经历过王朝末年的丧乱和政权的更迭,历史与现实交融,这种感慨会尤其强烈。

诗人所聚焦的台城,从东晋到宋、齐、梁、陈,都是宫城,是王朝中枢所在地,也是六朝政权更迭的直接见证者。只是到韦庄的时代,已经荒废了三百年。韦庄看到的台城,江雨霏霏,野草荒芜,曾经的宫殿楼阁,只剩下了断壁残垣;曾经的帝王将相,都化为了黄埃尘土;曾经的富贵繁华,都成为了过眼云烟。伤今怀古,真如梦幻一般。唯一不变的,就是长堤上的青青杨柳,它们还如三百年前那样,依旧轻盈繁茂,对人事的变化无动于衷。

柳树没有知觉情意,诗人指责柳树“无情”当然是毫无道理的。但从指责柳树“无情”中,正可见出人在面对历史沧桑、人世变幻时的悲怅。

《台城》原文翻译赏析-韦庄作品

更多韦庄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