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原文
桃源行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赏析
东篱采菊、南山种豆;晴耕雨读,诗酒流连。无论何时,这样的情节总让人神往。滚滚红尘之中,无数人向往世外桃源,梦想着远离尘嚣,安坐田园;悠悠天地之间,无数人憧憬瓦尔登湖,希冀着花径木屋,时光清淡。然而,无论是桃花源还是瓦尔登,无论是田园里还是水云间,我们总是深深地惦念着,又淡淡地遗忘着。
当年,陶渊明误落尘网,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但他终究眷恋山水,不喜尘世羁绊,于是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便辞官而去,从此归隐田园。在后来的岁月里,他只有几间草屋、几亩田地,却有不尽的自在与欢喜。
归去来兮,不是谁都可以。许多人都曾想过逃出红尘樊笼,去向田园之间,只与山水云月面对面,但是真正能绝尘而去的会有几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走在城市的灯火中,面对尔虞我诈、阿谀逢迎,恐怕谁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是能放下名利、舍弃繁华的会有几人?日暮柴扉,临风对酒,听来美丽,却不是谁都能忍受这样的清寂。
开元八年,正值盛世华年,十九岁的王维取材《桃花源记》,写下了这首七言乐府诗。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早已让无数人心驰神往,当年轻的王维以诗意的笔调再次勾勒出桃花源的幽美画境,人们并不觉得累赘。再美丽的景致,若没有诗行相衬,总会缺少几分灵动。正如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的那样:“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我想,在后来那些半官半隐的日子里,王维也会时常想起桃花源,想起那里的山水,想起那里的炊烟。
远山近水,红树青溪,桃花两岸,渔舟逐水。春天里的某个明朗日子,渔人满心悠然,漂流在山水之间,忘记了远近,忘记了来去。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闲悠心境,他才会在那个落英缤纷、百草丰茂的地方,坐看红树,行尽青溪,然后蓦然间走入世外桃源。
心有尘埃的人,纵然泛舟水上,漫游山中,也总会为俗事所牵绊,找不到真正的闲逸轻悠。所以,总有人去向山水,又远离山水,回到繁华之中,甚至会失望地说山水之间不过如此。其实,幽静的青山、清雅的绿水,若是以烦乱的心境与之相对,是极不相称的。
弃舟登岸,漫步花间。这是属于渔人的快乐,也是属于我们的闲悠。即使只是想象自己漫步在青溪之畔,听流水潺潺,看花雨漫天,已足以让人沉醉了。当渔人进入幽曲的山口蹑足潜行,突然间发现桃花源的所在,我们也仿佛跟随着进入了那幅画面。此时,桃花源的全景尽收眼底:远处树木高入蓝天白云,近处满眼都是繁花茂竹。云树花竹,相映成趣,美不胜收。这样的画面,如何不让人流连忘返!
风景之后更有风景,诗意之后更有诗意。先前的渔舟逐水、红树青溪,此时的茂林修竹、云下花开,都让人醉眼蒙眬。不同的是,桃花源之外,有散漫的流水芳草,却是阒无人迹。桃花源之内,除了景致绝佳,更有人影疏疏落落。显然,这里少了几分孤绝、多了几分生动。
住在这里的人们,从很远的远方赶来,为寻得平静闲逸。他们依旧有着从前的姓名、从前的衣履,但是在这里,他们无须面对战乱、面对烽烟。当他们来到这里,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家园,营造了这里所有的恬淡与自在、安详与清幽,便不愿离去。当然,不得不说,这里的日子清幽却也平淡,清闲却也寂静,我们知道,不是谁都能忍受平淡和寂静。实际上,如今宁静的山野乡村到处都有,可是有几人甘心离开城市,回到村野,看斜阳炊烟、流水落花呢?
我们来看桃花源里人们的生活。清晨,开门清扫街巷花径,扫去寂寥与尘埃;傍晚,渔人樵夫乘舟归来,带着悠闲与自在;白天,日光洒满村落,有花鸟相依,鸡犬相闻;夜间,明月照临窗前,有松风徐徐,时光清静。明月,松影,房栊沉寂,这是桃源之夜;日光,云彩,鸡鸣犬吠,这是桃源之晨。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却有着同样的诗意盎然。
总是这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流年似水;总是这样,渔樵耕读自得其乐,风雨不惊。因为没有俗念,没有争斗,日子虽然散淡,却从不觉得无味空洞。其实,生活原本可以这样,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没有功名的牵绊,没有利禄的拘囿,没有虚伪的追逐,没有比对的心态,日子何尝不能清闲静雅。
因为时光清幽,外面的纷扰离散,便与他们无关。而外面的人们从不知道,在远离尘嚣的地方,竟还有这样的所在。没有谁能如武陵渔人那样有缘涉足桃花源,也就没有谁知道,缥缈的云山之间别有洞天。当我们习惯了喧嚷,虽然总想着田园之乐,却又总是不知方向。其实,澄清自己,洗去俗心,世外桃源也许就在附近。
终于,领略了恬静的生活之后,渔人离开了桃花源。只因尘心未尽,怀念远方的灯火,他必须离去。岂不知,这样的归去,却是永远的离开。后来,他再次去寻找桃源,以为走过的路不会迷失,同样的红树青溪、同样的桃花渔舟,却是林壑变幻,遍寻不得,只能徒然怅惘。
桃花源,毕竟是可望而不可即、可遇而不可求的心灵之境,不是想去便能去的。偶然遇到的美丽,最是让人留恋。但当你刻意为之,却又无处寻觅。缘来之时,只须蓦然回首便能相逢;缘去之后,纵然再度寻找又能如何?
每个人都会想象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喧嚣挣扎,没有萧瑟迷惘,只有山水相依、花月纵横;只有小径斜阳、炊烟袅袅。可是红尘似海,纵有渔舟青溪,却如何泅渡悲欢,遇上清浅的时光呢?最美的风景其实就在我们心里,山水也好,田园也好。所谓的世外桃源,天涯也咫尺,咫尺也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