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作品原文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1) 但:只。闻:听见。
(2)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3) 照:照耀(着)。
鹿柴作品题解赏析
【题解】
《鹿柴》是《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也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鹿柴,是辋川的地名。这首诗简单质朴,但读来却有一种深邃悠远的象征意味,鹿柴是一种景致,更是诗人的一种远离人世的精神世界。
【赏析】
这首诗历来都广受好评,很多诗评者都认为它的最大特点是“诗中有画”,也有人认为它胜在意蕴,如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十九说此诗:“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王维此诗,确实与陶诗空灵、隐逸的境界相似。
“空山不见人”,诗人一开始便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座空灵毓秀的山谷,虽说“不见人”,实际上山中至少有诗人这个观察者。“但闻人语响”,只听到有人的说话声。在一座空山,除了自然之物,没有一点人类活动的迹象,却忽然传来人的说话声,是不是很出乎意料?那么人又在哪里?在诗人的描述里,山无疑是巨大、空旷和神秘的,人当然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可是在读者的感觉里,大山之中有了人类的活动,无疑才是亲切、亲近和可爱的,因为“人语响”打破了全局的、长久的空寂,使得原来空寂神秘的大山,有了生机勃勃的活力。“但闻”二字,可谓境界顿出。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夕阳返照的光照入深林,又照在青苔上。对于空山的静寂诗人前两句系从听觉入手去展现,而此时,诗人转入了视觉的描写。“返景”“复照”说明光照并不是很强烈,在如此静谧的深山里,夕阳的光照并不能给人带来暖暖的感觉,反倒更能体现鹿柴终日远离阳光的那种幽暗与阴冷。这也是诗人孤寂清幽心情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虚实结合,通过写声音展现山的空,又通过写夕阳光照去展现山的幽冷,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事物细致敏锐的观察。《诗法易简录》评价这首诗“人语响是有声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写空山不从无声无色处写,偏从有声有色处写,而愈见其空”。这个说法颇为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