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丘为落第归江东》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2 20:59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作品原文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释】

(1) 黄金尽:《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2) 五湖:有多种不同说法。由《国语·越语》及《史记·河渠书》的记载看来,五湖的原意当系泛指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丘为的故乡苏州属太湖流域地区。三亩宅:语本《淮南子·原道训》:“故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此指丘为之家。

(3) 祢(mí):指祢衡。《后汉书·祢衡传》:“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辩,而气尚刚傲,……唯善鲁国孔融与弘农杨修。……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上疏荐之。”此句以祢衡喻丘为,说自己深知丘为的才智,却不能像孔融那样加以推荐。

(4) 为:《唐诗纪事》《全唐诗》等作“称”。献纳臣:指谏官。献纳:谓进言以供采纳。谏官也有荐贤之职责,故称“羞为献纳臣”。按,作者正于天宝元年转左补阙(参见《王维年谱》)。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作品题解赏析

【题解】

丘为,盛唐诗人,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初屡试不第,归山读书数年。唐玄宗天宝二载(743)进士及第。历任主客郎中、司勋郎中,迁太子右庶子。年逾八十以左散骑常侍致仕。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又复官。年九十六卒。丘为既于天宝二年登第,则本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以前。这是一首送友人落第还乡的诗,写出了友人的潦倒失意和自己的深切同情。末二句自责,更见出两人的交情之笃。

【赏析】

这首诗与一般的送别之作不同,因为送别的对象是一位落第的朋友,所以送别的同时,还有更深切的安慰之意。

诗的开头由一“怜”字引出,因为王维比丘为年长,也因为王维已在朝为官,所以用一“怜”字,并不会让对方觉得居高临下。“不得意”指“落第”,“况复”二字递进一层,丘为落第正值柳枝又绿的新春,伤心人对满目春光不免倍觉伤神。“柳条青”三字暗隐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送别之际,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

第二联用典。当年苏秦游说秦王,连续上了十次书都未奏效,“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以至于身上穿的皮衣都掉毛了,所带的盘缠也用光了。但是后来苏秦成了六国之相,飞黄腾达。以苏秦作比,既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又暗喻他将来终有显达之时。一“尽”、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

京都既难以安顿,回家又将如何呢?第三联做了形象的回答:“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五湖”,这里特指太湖,代指丘为的家乡。此联是虚写,你马上就要孤独一人长途返乡了,虽然家里也有微薄的房产,但是仍然不免生计窘迫。诗人说这句话的意思,仍然是照应开头的“怜”字,表达了对朋友身世处境的深切同情。

朋友这个样子,自己又能帮上什么呢?接下来诗人写:“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据《后汉书·文苑传》记载,祢衡恃才傲物,但是与孔融和杨修关系很好,孔融也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向曹操推荐了他,祢衡因此被任用。“献纳臣”是诗人的自指。所谓“献纳”,是将意见或人才献给皇帝以备采纳的意思。唐代武后垂拱二年,设理匦使,以御史中丞与侍御史一人充任,玄宗时改称献纳使。王维曾任右拾遗、殿中侍御使等官职,因此自称“献纳臣”。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

既然知道一个人有才,而这个人又愿意为朝廷效力,王维又有推荐贤才的资格,怎么还会出现落第的情形呢?非不为也,实不能也。通过一个“羞”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的愤慨。

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着重抒发的是对人才的爱惜以及由此引出的对黑暗政治的激愤。其实,诗人自己虽然也有了一定的官职,却始终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痛愤丘为落第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痛愤自己的遭遇。

更多王维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