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宇文太守赴宣城作品原文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王维
寥落云外山,迢遥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想思,南风吹五两。
【注释】
(1) 宇文:复姓,以皇室姓宇文。
(2) 寥落:冷落;冷清。唐元稹《行宫》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迢遥:远貌。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迢遥行人远,婉转年运徂。”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二折:“阻隔着路迢遥,山远近,水重叠。”亦作“迢”“迢逓”“迢递”。
(3) 铙: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铙吹:指演奏铙歌。南朝梁简文帝《旦出兴业寺讲诗》:“羽旗承去影,铙吹杂还风。”西江:指长江的西边。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襄阳在其西,故称西江。清响:清脆的响声。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4) 迥:远也。地迥:地是不同的。清洪亮吉《治平篇》:“天高地迥。”芜:田地荒芜长满乱草。寒潮:寒流。
(5) 敬亭神:敬亭祠中所供奉的神灵,非常灵验。《太平广记》曰:“敬亭神实州人所严奉,每岁无贵贱,必一祠焉。其他祈祷报谢无虚日。以故廉使辄备礼祠谒。龟从时病,至秋乃愈,因谒庙。”罟师:渔夫。
(6) 南风:《王维年谱》也说,开元二十八年(740),王维41岁,迁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故有“南风”之说。五两:亦作“五”。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借以观测风向、风力。《文选·郭璞〈江赋〉》:“觇五两之动静。”李善注:“《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系其巅,立军营中。’许慎《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唐独孤及《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诗:“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宋贺铸《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遁》:“被他火箭飞来紧。我船五见火就着。”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作品题解赏析
【题解】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十月初,王维任殿中侍御史,奉命由长安出发“知南选”,即赴岭南监督当地官吏选拔使用。这首诗便是南进经夏口(湖北武昌)时创作的。
【赏析】
唐朝时期,岭南地区的郡县官员,不是由吏部直接选拔使用,而是由朝廷派官员前往当地考察选用,王维就是朝廷派去监督官吏选拔使用情况的官员。这个时候的王维,身怀重任,诗歌也跳出了个人的小情绪,呈现出忧国忧民的大情怀。
诗的前两句像是一个长镜头,就像电影开始的时候,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幅舟中观景的画面。镜头里先是山川起伏,云雾相连,然后逐渐拉近,镜头的中心投向水面的小舟上,主人公坐在船里,正欣赏外面的云山。
描写完这个情景,诗人用倒叙的方式交代了他泛舟而下的原因。原来,诗人的船刚刚从西江出发,为他送行的乐声似乎还在耳边,在秋天的天空里发出清脆的响声。
那么,是谁刚刚以奏乐的方式送别诗人呢?当然是宇文太守。因为这首诗就是写给他的。宇文太守又是谁呢?联想起作者的使命就会想到,是刚刚选拔上任的宣城太守。为朝廷选了这样一位官员,王维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一方面,他知道“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宣城这个地方,地处边疆,很荒凉。另一方面,他相信自己的眼光,认为宇文太守一定能治理好这个地方:“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宇文太守治理地方一定会像渔夫解开乱网一样娴熟。
最后两句“何处寄想思,南风吹五两”,写诗人对宇文太守的思念,表现他与宇文太守的友情。与宇文太守分别后,诗人前往岭南,一路上南风习习,诗人还想着这段时间与宇文太守相处的情况,他自问自答:“何处寄想思,南风吹五两。”这里的“想思”作“想念”讲。五两,谓两只配成一双。《诗经·齐风·南山》:“葛屦五两,冠双止。”作者借用此典,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据历史记载,宇文太守到宣城以后,果然把宣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人民的爱戴,社会秩序很快安定。这也充分证明了王维选人用人的眼光。
纵观王维一生,能够像这样正常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为民做出自己贡献的时期,非常之少。而王维能够充分利用朝廷的信任和赋予自己的权力,做出一些实事好事,也证明了自己最终没有被重用,确实属于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