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临泛》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2 20:58

汉江临泛作品原文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

(1) 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襄阳、汉川,在武汉市流入长江。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2) 楚塞:楚地疆界。三湘:蒸湘、漓湘、潇湘的总称。

(3) 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

(4) 浦:水边。

(5) 好风日:风景天气好。

(6) 山翁: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汉江临泛》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汉江临泛作品题解赏析

【题解】

是诗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创作的一首五律。诗人泛舟汉江,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

【赏析】

都说王维的诗歌创作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这首《汉江临泛》就是王维用绘画的技法来创作诗歌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开篇用大写意的手法,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读者可以想象,当我们泛舟江上、纵目远望的时候,这片莽莽苍苍的古楚大地上,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与长江的九条支流连接、汇聚、合流,其汹涌澎湃、水天相接的壮观气势,震撼人心。诗人将这宏大辽阔的景致,以概写总述的方式,用“三”“九”这样的数字表达出来,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水浩渺,仿佛流到了天地之外,而山色朦朦胧胧,一片虚无缥缈。诗人着墨极淡,却颇为准确地写出了汉水的壮丽奇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经写过一首《朝中措》的词,轰动一时,词中便有“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的句子。后来苏东坡也作了一首《快哉亭》的词,内说:“认取醉翁语,山色有无中。”欧阳修自号醉翁,王维此诗的末句是“留醉与山翁”,不知是否受了这诗的影响呢?不论我们的猜想是否属实,都说明欧阳修很喜欢这首诗,更喜欢诗中这一经典的句子。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沿江的城市就像浮在水面上一样,而水天相交之处,波澜起伏。“浮”说明水势之浩渺,而“动”则表现波涛的汹涌澎湃,仿佛连天空都撼动了。诗人行舟水上,体会到了汉江的雄伟姿态。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襄阳的风景确实让人流连沉醉,我愿意留下来陪伴山简一同喝醉。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襄阳美景的喜好。

这首诗用笔简单,色彩素雅,就像一幅出色的水墨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更多王维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