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原文翻译赏析-王维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2 20:26

终南山作品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原文翻译赏析-王维作品

终南山注释译文

【注释】

[1]太乙:终南山主峰。天都:天帝的都城。

[2]分野:古人用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分别对应地上的州郡,不同的州郡对应不同的星宿,称作“分野”。

【译文1】

终南山高耸入云靠近天都,山势连绵一直延伸到海隅。回头望可见白云连成一片,走进山中却又看不见云雾。高高的中峰划定不同分野,大小的山谷阴晴变化悬殊。想要投奔一个人家去住宿,隔着溪水问那打柴的樵夫。

《终南山》原文翻译赏析-王维作品

终南山赏析评点

【赏析1】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一篇移步换景的微型游记。从未入山时写起,先是远远地遥望终南山。向上看,它的主峰高入云天;沿着山脉向着东西展望,群峰连绵起伏,望不到尽头,似乎能一直绵延到陆地的尽头,和大海相接。一座气势雄浑的大山就这样横亘在了面前。

然后诗人走进终南山,登山而上,走到原来在山下仰望见白云飘荡的地方,山岚云霭似乎都退向了远处;再往高处继续攀登,回头俯瞰,来路上又有云雾缭绕--原来自己已经身在云雾之中。

终于登上了山顶,整个终南山都在脚下,一山之隔,地理分野已然变化;群山的不同侧面,阳光或照射或被遮挡,千岩万壑中呈现出明暗变化。

从山顶下来,天色已晚。诗人半路遇到一个正在砍柴的樵夫,虽然隔了一条山涧,还是向他询问附近是否有可以借宿的人家。看来诗人意犹未尽,并不急于回家。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就像一幅运用了散点透视技法的山水画,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

【赏析2】

该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终南山的壮阔。虽然只有四十个字,但诗人凭借深厚的写作功底将终南山的宏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头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概括地写了终南山高远的景象。终南山离天很远,诗人夸张地说它“近天都”,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从远处遥望终南山,其最高峰“太乙”的确看上去和天连在了一起,也符合人的现实所见。终南山的起止都远离大海,但诗人之所以说它延伸到了海角,是因为从长安望终南山,不见头尾,感觉上好像“到海隅”,也是一种夸张的真实。

第三、四句描写在山中看到的近景。身在山中的诗人朝前看时,白云迷蒙,看不见任何其他的景物,好像再走几步就走到了白云里面。但是继续向前走,依然无法靠近白云。回头望,身后的白云又从两边合拢在一起,形成云海。走出云海后,诗人看到前面是青霭,好像近一步就可以摸到它了。然而走过去,又看不到了。一回头,青霭又合拢过来,迷茫成一片。

第五、六句接着写了山的广阔和沟壑的各种形态。站在“中峰”,环望四周,终南山的景色一览无余:幅员辽阔,千丘万壑,姿态万千。以上是诗人站在山北眺望后看到的景色。

最后两句写诗人进入山中,想找处人家住宿,于是“隔水问樵夫”。前面提到诗人已到“中峰”,这里的水可能是深山中的巨大山涧。这时,人物的突现使全诗更加有意趣。

总体上说,该诗之所以能达到“以少代多”、“意余于象”的效果,主要归功于用个别代表一般、用部分显示全部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终南山》原文翻译赏析-王维作品

【诗人名片】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后来随父辈到蒲州(今山西永济)生活。他于开元九年中进士,先后担任过太乐丞、右拾遗、监察御史、尚书右丞等职。但因信佛,为官期间他一直过着半归隐的生活,地点就在蓝田辋川,晚年索性就隐居在那里。他很有才华,书画俱佳,苏东坡就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而他最擅长的山水诗更堪称这类诗作的代表,不但颇具禅韵,而且笔法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