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①太乙:即终南山。天都:帝都。此指长安。
②分野:将天上星宿配地上州国,称“分野”。
【译文】
终南山高耸入云,接近天帝的都城。山峦延绵不绝,直到大海的边缘。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钻进青霭,眼前雾团杳然不见。终南山脉雄阔高大,中峰能分隔星宿州国。高山低谷千差万别,阴晴凉热却不同。想找一户人家去投宿,我只能隔着山涧高声询问樵夫。
终南山赏析
【赏析1】
这是一首咏物诗,此诗歌咏了终南山的雄伟。王维写景之作,一般取境不大,他往往在一种相对狭小的空间中描绘清秀宁静的事物,像这样的写景宏大之作在他的集子里是不多见的。诗的头二句写终南山的高峻和广阔:主峰太乙接近天帝所居之处,其高峻可想;山峦连绵直到海边,其广阔可知。这两句极其夸张,写出了终南山的雄伟气势。诗的颔联承第一联而言:白云四望如一,见山之高;青云走近去就看不见了,见山之广。颈联又突出重点,极写山的广阔:以终南山的中峰为标志,东西就属于两个不同的星宿的分野;在同一时间内,各个山谷之间的阴晴也不相同。这一联是从写其他事物侧面突出终南山的连绵宽广的。这么宽广的终南山上,人烟稀少,想要找有人的地方去歇宿,须隔着山溪问樵夫才可得知。全诗以这样的末句收结,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却又动感十足。
【赏析2】
作为才情并茂且深爱自然、自由的诗人,王维的归隐避世,绝非寻求枯坐草庐、空守长卷。他不断地远足四方,登临跋涉,在幽美纯净的自然景色中驰骋胸襟,涤荡心扉,谛听山水的呼唤,领会生命的真趣,参悟圆满净乐的寂灭至理,写了许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名篇,《终南山》即为其中之一。
终南山又称太乙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在西安城南四十公里处。《长安县志》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青峰凝翠,深谷涌泉,令游人沉醉忘归。东汉张衡《西京赋》称“钟灵毓秀,宏丽瑰奇”,夸其宏大;李白诗“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咏其秀美。“诗佛”兼画家的王维,却发挥非凡的艺术才情,以八句四十字给我们绘就了这幅巨细分明、形意兼备、动静相宜、人景融汇并回味无穷的终南山之“诗画”。
首联写“势”。“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以泼墨法突出终南山的远景和气势。“天都”,指长安。“近”,则以动词夸张为逼近之意,状其雄伟。用“山”和“海”二字拉出一个巨大空间,使终南山呈奔涌之态,一泻万里,酣畅难收,气势夺人。诗歌的艺术空间从来就不与现实空间画等号,当诗思泉涌时,诗人便“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西晋陆机《文赋》),瞬间脱离了日常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空间限制,由想象牵引出辽阔的艺术空间。当然,该艺术空间绝非臆想,而是由某一现实存在联想、拓展而成。本诗中诗人即是由终南山势的连绵起伏如波涛万状展开的想象。
颔联写“云雾”。云蔽物遮天,变幻多端,莫测高深。诗人踟蹰山中,白云漫漫,回首望处,不见来路;前程依稀,青霭蒙蒙,若有若无,可望难即。二句着色一浓一淡,均极传神。高山迥出云上,山行时向云中走去,白云就在游人身后弥合;雾本无色,被山色濡染成一片青青,迷迷蒙蒙,似实却虚,近观无法分辨。此联之美,非王维这样兼具画家眼睛、诗人心灵的作家则难以写出,非有游山经验的读者也可能难以深切体会。王维另有小诗《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与“青霭入看无”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在云霭弥漫之中,除了看不真切千岩万壑、苍松古柏之外,可能还有他对仕途往事的回首与叹息吧!
颈联写“变”。走出迷蒙,登临绝顶,俯视群壑,阴晴毕现,变幻尽收,真有一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况味。今日观之,这既是诗人眼中尺幅万里之景,也应是诗人心中豁然开朗之意。
尾联写“人”。对于此联,历来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评价。有人认为其与前三联不一致。清沈德潜说:“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集》)其实,仔细体会,此联对深化全诗意境和延展想象空间大有妙处。一方面,达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托人入画”的艺术效果,使深邃幽静的溪林间有了生命与动感,一个隔着悠悠碧水而“问”的动词打破清幽与寂静,使画面有了声音;另一方面,再次引入所问的“樵夫”,其实就是诗人在别处常用的隐者形象,如“林叟”“樵客”“采薇人”等,这里的“问”就是诗人以执著的归隐和无悔的选择做出了又一次回答。
(王红)
【赏析3】
这是一首咏叹终南山宏伟壮大的五言律诗。寥寥四十字,便将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地刻画出来,足见诗人创作功底之深厚。本诗是山水诗名篇。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终南山的雄伟壮丽,笔墨豪雄中又有细腻,壮美中又有妩媚。全诗气势磅礴,境界阔大。终南山,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首联以夸张的语言写远景,极言山之高远,勾画出终南山的总轮廓。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诗人却说它“近天都”,是夸张,也有道理:诗人在远处遥望终南,终南的主峰“太乙”在诗人的视野里的确与天连接,这显然是一种视觉上的真实。同时,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未到海隅,诗人却说它“接海隅”,固然也是夸张,然而从长安遥望终南,西不见头,东不见尾,确实有“接海隅”之势,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颔联写近景,写的是诗人身在山中的所见。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之间;然而继续前进,白云依然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成茫茫云海。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看不见了;回头看,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这两句,诗人用细致的笔法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蕴。
颈联进一步写诗人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山之南北辽阔和岩石沟壑的形态。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收全景于眼底,见南北辽阔,千岩万壑,千姿百态。
末联写,诗人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便有了“隔水问樵夫”句。诗人既到“中峰”,这里的“水”可能是指深沟大涧。这两句中,人物的出现使全诗更加生意盎然。
总的看来,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在于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从而使诗歌产生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