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秀实田家行原文
和周秀实田家行
王庭珪
旱田气逢六月尾,天公为叱群龙起。
连宵作雨知丰年,老妻饱饭儿童喜。
向来辛苦躬锄荒,剜肌不补眼下疮。
先输官仓足兵食,馀粟尚可瓶中藏。
边头将军耀威武,捷书夜报擒龙虎。
便令壮士挽天河,不使腥膻污后土。
咸池洗日当青天,汉家自有中兴年。
大臣鼻息如雷吼,玉帐无忧方熟眠!
【注释】
原注:“近报杀退龙虎大王。”
和周秀实田家行赏析
王庭珪做过茶陵丞等小官。因为坚持直道而行,和上司不合,同时看到时世的危机四伏,于是“宣和末,公年未五十,知时事阽危,无宦游意,学道著书,若将终焉。邑有卢溪,筑草堂其上,乡人号卢溪先生,执经者屦满户外”。(见周必大所作《行状》)他在经学、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这是一首和诗。周秀实名芑,是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侄儿,在庐陵郡做过通判,王庭珪《卢溪集》中和周唱和的有好几首,可知两人交情不错,可惜周的原作未能见到。
这首诗大约写于绍兴十年(1140)七月初。这年五月金兵南下,六月,攻顺昌,为刘锜军所败;攻石璧寨,为吴璘军所败;攻京西,为岳飞军所败;攻淮东,为韩世忠军所败。闰六月,岳飞军破金兵于颍昌府,克淮宁府,张俊军克亳州,韩世忠军克海州。作者在诗中借农家的丰收在望,表现出渴望官军乘胜前进收复失地的忧民忧国的心情。
全诗十六句,分成两部分。前八句写田家久旱逢甘雨的喜悦,后八句从因丰收而提到的兵食生发,从边境的捷报,写到当政者应该一鼓作气,收复失地。
首句写大旱,点明时间,二三两句写连宵及时的好雨预示丰收。“知丰年”三字引起后文。四句想象今年妻儿可以温饱,这句也暗示过去的饥寒。五六两句转韵,即从过去的苦况来衬托今天一饱之难得,在结构上是一大顿挫起伏。聂夷中诗《伤田家》说:“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第六句就聂诗翻进一层,写连年荒歉,虽然剜肉也难以补疮。七八两句扬起,想起丰收后的情况。“足兵食”三字引出下一部分。
下部分从第九句转韵,九十两句写近闻的边境捷报,作者特加了“近报杀退龙虎大王”的注解,龙虎大王是金兵主帅兀朮手下大将,这表明胜利不小。杜甫《洗兵马》说:“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庆贺大破安、史叛军收复两京的。十一句化用杜句,希望乘胜前进,收复失地。十二句腥膻指金人,“污后土”,指金人占据,使大好河山蒙受屈辱,后土指国家领土。十三句又转韵,从眼前的捷报,预想南宋能够像汉光武那样中兴。《淮南子·天文训》说:“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日,古人又以为人君之象。十三句用咸池洗日比喻南宋初期的一番周折,日当青天,表示光明景象,国运中兴。这一句是陪笔比喻,下一句以汉比宋,西汉灭亡后光武中兴,因此相信南宋也能中兴,这一句是正笔主意。结尾两句表面上看,是就上句直泻而出,到了真正的中兴之后,大家可以高枕无忧呼呼大睡了。但细一琢磨,末句却大有文章。玉帐是指主帅所居,玉帐无忧是说战事胜利,再不用主帅忧心了。“方”字是作者深意所在,意思是说只有失土收复,天下太平,才可安然睡觉,而现在只不过是杀退龙虎大王,离开“不使腥膻污后土”还早着呢!如果此时就以为玉帐无忧而熟眠未已,那局面又将如何呢?表面上这两句是预祝和想象宋室中兴的太平景象,实际上是含有对执政者的讽喻和表示自己的担心,而写来不着痕迹,耐人寻味。
全诗十六句,在用韵方面,四句一转,平仄相间,这是七言古诗转韵的典型方式。转韵之处,意义也相应有转换,于是内容和音节便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周本淳)
【作者】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号卢溪先生,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贬吉阳军,庭珪独以诗送行,坐讪谤流夜郎。桧死,许自便。孝宗召对内殿,除国子主簿、直敷文阁。有《卢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