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原文
梅花
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何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梅花赏析
《四库全书·竹斋集提要》说:“作者集中无绝句,唯画梅乃以绝句题之。”元张辰《王冕传》也说:“每画竟则自题其上,皆假图以见志云。”可知此首为自题画梅诗。画不可得见,题诗则别具一格。
历来咏梅之作指不胜屈,对梅花倍加赞赏,有咏其凌霜傲雪的品格,有咏其姿色超凡的风韵,或高洁,或清香。这一首却独咏落梅。诗人采用画龙点睛的手法,上联不写梅花,却写暮春三月的景物,“三月东风吹雪消”,和煦的春风,把残留大地的冰雪也消融了。“湖南山色翠如浇”,“湖南”,西湖南边。以“翠如浇”比喻山色极为传神。“翠”,青翠,已是春意浓郁。“浇”字更使青翠浓郁中闪现出鲜嫩的光彩,这正是江南春天山色的写照。一首绝句写了一半还没点到标题所示的“梅花”。下联突然一转,“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羌管”,也作羌笛,原为羌族民间乐器,后以吹羌笛表示惜别,表示春将尽。元曲家乔吉《双调水仙子·寻梅》:“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写正在与梅花缱绻痴迷之际,设想羌笛一声,春尽梅落,心情无比惆怅。这里是虽闻羌管之声,仍无人见到梅花,当人们发现的时候,已是无数梅花飘落在野桥边。上联写得春意盎然,美丽如画,下联写得冷落孤寂,颇有陆游《卜算子·咏梅》的意味。陆游积极入世,报国心切,却屡受投降派排挤打击,但能贞洁自守,写梅明志。王冕这首诗虽也写孤寂冷落,却无失落之感,甘愿深隐不出。陆王两诗人的品格有共同之处,所处时代却不相同。陆游至死不忘兴宋复国,虽百折而不回。王冕看透黑暗社会必将崩溃,隐居山林,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他的这首梅花诗就是他生活环境的写照。而且诗中有画,画中有人,落梅的形象就是诗人的自况。诗中并无消极伤感的情调。
(黄秉泽)
【作者】
*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农家出身,刻苦自学,日放牛,夜读书。试进士不第,遂下东吴、入淮楚。至正间,北游大都,荐官不就,归隐九里山。朱元璋攻下婺州,闻其名,延入幕府,授咨议参军,未几卒。工画,善诗。其诗风格俊逸遒劲,亦能反映民间疾苦和动乱的社会。有《竹斋集》三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