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山村原文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译文】
绵绵细雨中,偶尔能听到一两家的鸡在鸣叫;在山间行走,一路上见到了竹林和小溪流,溪上还架着小桥。嫂嫂和年轻的姑娘相互召唤着去浴蚕,庭院中的栀子花静静地开放。
雨过山村赏析
此诗是一首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田园诗,语词清淡,质朴明朗,具有农家生活气息,清新秀丽,是难得的佳作。
首句写雨中农家的景象,从声音入手。诗人在雨中听见的“鸡鸣”只出自一两家,说明了农家的宁静清幽。在天色晦暗、细雨飘飞的时刻,一两声鸡鸣像光线一样,给诗人心里带来一丝暖意。第二句写蜿蜒的小溪、路旁的翠竹。在雨天,雨水落入小溪的声音、竹叶在风中摩挲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清静美好。诗人沿着小路走,不觉间来到一座微微倾斜的板桥前。倾斜的板桥和蜿蜒的小溪、小路相映成趣,充满了农家自然清新的味道。
后两句写农家劳作的场景。“浴蚕”,是古代的农事活动,古时往往在二月左右用盐水选蚕种。由此可知当时正值仲春时分。嫂嫂和年轻的姑娘相互召唤着前行,一路说笑着,关系亲密和睦。妇姑冒雨浴蚕,虽然有些辛苦,但还是充满生活的乐趣,让人向往。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闲”衬“忙”,通过庭院栀子花的“闲”来衬托人们个个繁忙的景象,兴味盎然。同时,诗人将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植入诗中,既丰富了诗意,又为全诗增添了色彩与芬芳,韵味十足。
此诗通篇紧扣山村的特色,将劳动生活巧妙地融入其中,从景写到人,又从人写到景,语言清新活泼,意象自然生动,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诗人名片】
王建(约766~831),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大历十年进士。早年曾寓居魏州乡间。贞元年间离家从军,曾北至幽州,南抵荆州。元和中任昭应县丞。后任太府寺丞、秘书郎,迁侍御史。太和中,出京任陕州司马,转任光州刺史。与张籍“年状皆齐”,又是诗友,时称“张王”,都是元白新乐府运动的先导。他继承古乐府“哀时托兴”的精神,去除糟粕,求取情实,自立新题,体现了诗歌为时为事而作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