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作品原文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②。
闺怨注释译文
【注释】
①凝妆:这里指浓妆。含有雍容华贵的意思。
②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道路。
【译文1】
闺中的少妇不知道忧愁,春天里浓妆艳抹登上翠楼。忽然看见田头柳色青青,后悔让丈夫去立功封侯。
【译文2】
深闺中的少妇本来不懂忧愁,春日里盛装打扮登上了翠楼。看见条条大路旁杨柳飘拂,却突然愁上心头,后悔让丈夫远行去寻求立功封侯。
【译文3】
深闺中的少妇本来不懂忧愁,春日里巧妆打扮登上了翠楼。忽然看见路边杨柳一派春色,后悔让夫婿远行去取爵觅侯。
闺怨赏析评点
【赏析1】
唐人写了许多宫怨诗,反映宫廷妇女的怨情。此外,他们还写了许多反映社会各阶层妇女怨情的诗篇,称为闺怨诗。闺怨诗的主要内容是反映少妇和丈夫的离恨。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不担任家务以外的社会工作的,而上层妇女,则连家务也不担任。她们的生活范围狭窄,感情空虚,因此把家庭的团聚之乐看得非常重要,而对由于各种原因,如丈夫猎取功名,担任官吏,征戍边塞,从事贸易等等而导致的离别,都感到非常悲哀。
这首诗是王昌龄的名篇之一。它的成就在于极为细致而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位“闺中少妇”心理状态。诗本来是写她的愁,然而出人意外,却从“不知愁”写起。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丈夫远征异地,她却浓妆艳抹,登楼赏景,这就是“不知愁”的具体形象了。第一句反起,第二句顺承第一句,对照下文,才更觉其变幻。当她在翠楼闲望,兴致勃勃之际,忽见郊外杨柳又发了青,才想起夫婿从军,不归已久,折柳送别,忽又经年。当初自己教他去求取功名富贵,却不料反而因此辜负了彼此的青春和家庭的幸福,不禁后悔起来了。前后两段,写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情。“春日”点景,通连前后,是她凝妆上楼所由,也是她见柳而悔的根。“忽见”两字是大转折,“悔教”两字是现在的心思,但别时情绪,平日希望等等矛盾的心理状态,自然也都包含在内。
再举几首题材相同而艺术手段各异的例子。白居易《闺妇》云:
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起句写无心刺绣,虽然靠着绣绷,却不拿针。次句写衣带变长了,头垂得低低的。人之懒散、消瘦、愁闷,都用极其经济的手段生动地显示了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春天又过去了,可是,辽阳那边,还是什么消息也没有。“春尽”,是一年又空过了(古人往往以一季代表一年,如三春、三秋,均指三年);“日又西”,则是一天又空过了。说“夜合花前”,不但是因为夜合花这种植物的花朝开暮合,夜合表示一天已晚,与“日又西”关合;而且是因为此花又名合欢、合昏,是男女爱情的象征(杜甫《佳人》:“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花木犹且如此,何况于人?用一“又”字,可见相思之苦,相忆之深,昨天盼今天,今天又盼明天,不知道已经经过了多少日,多少次。在今天以前,已经有过无数次的希望和失望,而今天依旧是无望了。这首诗写的久别之怨,乃是年深日久积压起来的,与王诗写的忽然感触之悔不同,而各极其妙。又此诗纯粹是一幅图画,虽然诗中只写这位闺妇的形象,而不及其他,但我们读了以后仍然可以对她的精神世界有充分的理解。这是其值得注意的另一点。
张仲素《秋闺思》: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如题所示,这首诗写的是一位伤离念远的少妇在某个秋夜的内心活动(题中“思”字是名词,读去声)。一梦醒来,已是深夜,月亮西斜,深深的光辉射进碧色的窗户,洒满了闺房(深是浅或淡的反义词,指月光的明亮)。好不容易才朦胧地睡着了一会儿,又被梦里的悲欢惊醒。对着满房的月色,再也无法继续睡下去了。这时,不知趣的寒螀却又在一个劲儿地啼叫着,终于牵惹了她更多更深的情绪,哭了起来。这前两句,是当时情景。而其所以致此,则是一梦引起的。丈夫从军漠北,久久不归,只听到说他在金微山(即金山,又称阿尔泰山,它的一部分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代曾于其地设置都督府)。这么陌生,这么辽远的地方,她是连想也想不出来是个什么样子的,更不用说不知道去到那里的路线了。然而,因为相念之切,在梦中又分明到了那个地方,会见了久别的亲人,醒来以后,才发觉原来还是一场空,路也不知道,去也不能去。这后两句,是补叙。只有这么安排,才更引人入胜。如果顺着事情发生的先后,先写她入梦,后写她伤情,就成为平铺直叙,了无余味了。
和这首诗可以比观的有张潮的《江南行》: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人未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此诗前两句写去年秋冬之际在西湾分手,一直到今年夏秋之间,人还没有回来,以“茨菰叶烂”,“莲子花开”,点明故乡风物之美,夫妇别离之久。后两句写人既不还,思念倍切,所以常常形于梦寐。但他是从水路而去,所以她的梦也总是离不开“江上水”。可是,忽然听到传说,他又到凤凰山去了。那么,岂不是连梦里也不能会见他吗?前一首是说对丈夫征戍之地,不知方向,不明路线,只有梦中能到,这一首则说由于丈夫行踪不定,就连梦中曾到之地,也非幻中之真,而是幻中之幻,用意就更深一层。而且它全篇不直写凄凉之景,愁苦之情,却用美丽的词藻,宛转的风调来表现深沉的哀怨,艺术风格也很独特。张潮不是一位很著名的作家,但这首小诗,却不失为成就很高的作品。
上举各诗,除了张潮的一首可能是写商人妇的离恨之外,王昌龄、白居易、张仲素的三篇都是写出征将士的妻子们的别情。出征,或是为了保卫边塞,或是为了猎取富贵,或两者兼而有之。但在一位天真纯洁的少妇(即使她是属于上层阶级)心中,丈夫所要博取的功名富贵,并不比爱情更为重要,是不值得牺牲了青春的欢乐去追求的。把真诚的爱情看得比统治阶级用来作钓饵的功名富贵更有价值,对于个人幸福来说更为重要,这是祖国古典文学中所常加以反映的民主性传统的一个侧面,到《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这两个典型人物的出场而登峰造极。唐人闺怨诗中也往往体现了爱情与功名富贵之间的矛盾。如果说,王、白、张等人所肯定的主要矛盾面还不够清楚,那么,耿湋的《古意》就写得非常明白了:
虽言千骑上头居,一世生离恨有余。
叶下绮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起句说丈夫已任高官(汉乐府《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此用其语),次句说由于职位高,所以常居异地,以致一辈子都难得相见,因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离恨。第三、四两句,“绮窗银烛”,起居之华贵;“叶下”点秋,“烛冷”点夜。虽有绮窗银烛,而秋夜凄凉,独坐无聊,只有一边哭着一边为那个“一世生离”的人写信,劝他早归而已。那么,“千骑上头居”带给自己的是幸福,还是灾难呢(“锦中书”,借用前秦苏蕙在锦上织回文诗寄给丈夫窦滔的典故)?题为《古意》,也说明,这是一个自来就存在的老问题了。
【赏析2】
这是王昌龄一系列闺怨诗中的代表作。本诗写了少妇春日登楼见大好春光却因夫婿为功名奔波在外不能共赏而悔恨愁苦,含蓄生动地表现了少妇心情的微妙变化。闺怨,闺中女子的怨情。
诗以“闺怨”为题,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曾愁”。难道闺中少妇果真没有发过愁吗?当然不是。诗人这样写更突出强调了由“不曾愁”到“悔”的幽怨、离愁和遗憾。当时正处于大唐盛世,远征他乡、建立战功、封侯封爵是绝大多数有志男儿的毕生追求。这位闺中少妇想必也是希望自己的夫君能有朝一日“建功封侯”,所以“不曾愁”也是合情理的。
紧接下来的第二句勾勒出这位少妇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画面。春日清晨,闺中少妇精心梳妆打扮后,却不能随便出门,只能独自一人在自家的高楼远望。这两句既表现了她的“不知愁”,又为下句的“悔”做了铺垫。
第三句是全诗的“诗眼”之所在。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何以谓之“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在于少妇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心理变化和联想。在古代人的心中,杨柳不只代表着“春色”,同时也是友人分别时互相赠送的礼物。很早以前,古人就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因为那迷蒙的杨花柳絮与人的离情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之处,所以少妇看见春风吹拂下的杨柳,必然会联想起许多事情。她会想起日常生活中夫妻间的恩爱,想起和丈夫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想起自己的大好青春在孤独寂寞中渐渐逝去,而眼前这美妙的春光却没有人和她一起欣赏……也许她还会想到,丈夫驻守的边关,不知道是黄沙漫天,还是与家乡一样杨柳依依呢?
在这一系列的联想之后,少妇心里那积聚已久的哀怨、离情及缺憾感就突然变得强烈,并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悔教夫婿觅封侯”就成了少妇自然流露出的情感。“忽见”二字说明,杨柳色仅是引起少妇情绪变化的一个媒介,只是外部原因。如果没有少妇平日感情的积聚,她的希望和无可奈何,她的幽怨和哀愁,杨柳是不可能这样强烈地触发其“悔”的情感的。因此说,少妇的情绪变化看起来很突然,实际上却并不突然,而全是合情合理的。
【赏析3】
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少妇因观景而勾起对丈夫的思念。
这首诗写一个本来无忧无虑的少妇,在梳妆打扮之后,登楼观赏春景,忽然远处的一派杨柳春色引起了她对丈夫的思念。深感大好春光无人共赏,深闺中的苦闷涌上心头,后悔让丈夫外出追求功名,辜负了美好春光。诗的前两句不言愁,而后两句却愁思倍增,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更突出了难捺的愁绪。后一句悔觅封侯,引起了人们对功名利禄与人生幸福的思考,显得意味深长。
愁是什么?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绪,是一种心理负担。“不曾愁”的少妇,本不觉得忧愁寂寞,“凝妆上翠楼”写出了她不曾愁的喜悦和天真。何故又悔恨不已?是她一瞬间开悟:“觅封侯”的结果,只能让明媚的春光、温馨的情爱白白流逝。本诗心理刻画细微,意味悠长。
全诗从快乐的赏春活动写起,以观景转而写悲情,更添全诗的凄凉之意。
【赏析4】
封建时代妇女活动范围限于家庭,所谓足不出户,精神特别空虚,把夫妻间的团聚看得很重。然而由于生活的原因,却以不能如愿的时候居多,此闺怨所由作也。
王昌龄这首闺怨写得相当别致、相当深刻,为众多同类之作所不及。写“闺怨”,却先说“不知愁”。刻意求深的读者往往不得其解,或曰为礼教所囿不便流露愁情,这种说法不合唐代实际,也不合诗意;或曰“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采桑子》),但这是少妇,不是少年(男性);或曰诗中少妇是半憨的,所以不知愁,但写半憨的少妇没有普遍意义,又与诗意不合。其实“不知愁”就是“不知愁”,盖以从军为荣,盛唐社会风气如此,“功名只向马上取”(唐岑参《送李副使真诚碛西官军》),“觅封侯”不但是少年的愿望,亦必合于少妇的幻想。少年壮志不言愁,和“闺中少妇不知愁”,是完全可能的事。
首句说罢“不知愁”,次句具体说明她是怎样的“不知愁”。在一个春天的早上,她打扮得济济楚楚,款步登楼,既为赏景,也未尝没有几分风流自赏的意味。“凝妆”即严妆、浓妆,知愁者断不如此--“自伯之东,首如飞蓬;非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卫风·伯兮》)
第三句是全诗转折的关纽,当少妇登楼观望街景时,发现最醒目的却是街头青青的柳色,一刹那间情绪就发生了变化。“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可作为“春色”的代称,然其形象的暗示性却要大得多,它既可以使人联想到青春年华,也可以使人联想到好景不长(“蒲柳之姿,未老先衰”),还可以使人联想到折柳送别和《折杨柳曲》而引起伤离,这些联想都可以通往远方引起对夫婿的思念。从而使少妇产生了一个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悔恨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中少妇情绪的变化在刹那间发生,看起来是突变,其实也有个渐进过程--在少妇表面“不知愁”的时候,她的潜意识中未尝没有惆怅和孤独的情绪在滋长,当其遇到一定外部条件(如“杨柳色”)的刺激,就会发生突变。所以“忽见”两字是大转折,“悔教”二字是现有的心情,而别后思念、平日希望等等矛盾的心理状态,也都包含在其中了。
这篇七绝截取一个生活断面,抓住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予以集中描写,使读者从偶然见到必然,由突变联想到渐进,不但表现了诗人对笔下人物心理变化的准确把握,同时在艺术上也做到了以小见大。
(周啸天)
【赏析5】
这是王昌龄一系列闺怨诗中的代表作。虽以“闺怨”为题,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难道闺中少妇果真不知道愁吗?当然不是,这样写更突出强调了由“不知愁”到“悔”的幽怨、离愁和遗憾。当时正处于大唐盛世,远征他乡,建立战功,封侯封爵是绝大多数有抱负的男儿的毕生追求。这位闺中少妇想必也是希望自己的夫君能有朝一日凭此“封侯”,所以“不知愁”也是合情理的。
紧接下来的第二句勾勒出这位少妇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画面。春日清晨,精心地梳妆打扮后,闺中少妇却不能随便出门,只能独自一人于自家高楼远望,既表现了她的“不知愁”,又为下句的“悔”做了铺垫。
第三句是全诗的“诗眼”之所在。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何以谓之“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在于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心理变化和联想。岁月转瞬即逝,当年折柳送别夫君的情境还仿佛历历在目,如今却只能相隔千里独自面对大好春光,凭空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所有的这一切都直指尾句的“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用这样一首诗描绘出一名闺中怨妇赏春时心理状态的微妙变化,与《长信秋词》同为他一系列闺怨诗中的代表作。
【诗人名片】
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他的籍贯有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和太原两说。自幼家境贫寒,靠农耕以自足,开元十五年(727)方得以进士及第。起初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因博学,超绝群伦,调汜水尉,后获罪被贬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北归,于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并结识李白,后离京返长安任江宁丞。后因被谤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中,亳州刺史闾丘晓因忌才将其杀害。其七绝诗尤为出色,于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为后人推崇,被冠以“七绝圣手”之称号,更得“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