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赏析-归人未归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2 15:52

出塞原文

出塞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赏析-归人未归

出塞赏析

王昌龄是中国边塞诗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为中国边塞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昌龄,字少伯,武则天圣历元年(1698年)生,少贫贱,及不惑,乃中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授汜水尉,再迁为江宁丞,岑参与之交好,赠诗《送王大昌龄赴江宁》以勉之。后不护细行,贬龙标尉,时李白于扬州闻之,痛而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天宝十五年(756年),为刺史闾丘晓所杀,终年58岁。

这首《出塞》是诗人早年赴西域的作品,这一时代,唐朝军事力量强盛,屡屡对外用兵,扫平边境。所以,这一时期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大多体现的是一种慷慨激昂的精神和强烈自信。

“秦时明月汉时关”二句,勾勒出的是边关的一片苍凉之景。在这道关口,经历了秦朝的明月和汉代的兴衰。一直到了今天,数以万计的兵丁为了保家卫国出关而去,而归来的有几个人呢?第一句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互文见义”的方式,在时间的行进中道出战争的频繁;而第二句则是通过归人未归间接写出战争的残酷,与第一句呼应。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战争的迫近。

“龙城”是匈奴人祭天集会之地,颇为神圣。“飞将”即“飞将军”李广。李广是西汉名将,箭术天下无双,曾在上谷、上郡、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边境地区做太守,匈奴非常畏惧他,称他为“飞将军”。“阴山”起于自河套西北,横贯西北,是保卫北方的屏障。“但使龙城飞将在”二句正是说,如果有李广这样的戍边名将坐镇,胡人(匈奴)安敢越过阴山?表面上看,是对名将的渴望,实则是对和平的渴望。

明代的李攀龙曾形容这首《出塞》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代的沈德潜则更进一步点出其“压卷”的缘由:“‘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其实这首诗的绝妙并不单单在“诗中互文”,更重要的是作者用看似平凡的手笔,写出雄浑的格调。全文一气呵成,诗意流畅,无愧于“七绝圣手”的称号。纵观诗人的一生,以“塞外边关”为主题的作品始终是其创作的主旋律,《出塞二首》、《塞上曲》、《塞下曲》、《从军行组诗》等都是边塞佳作,可这首《出塞》最有名,原因就在此。

盛唐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的一笔,是一个文学家辈出的时期。在这种时期,王昌龄结识了李白、孟浩然、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一流诗人,他们相逢时如遇知音、相见恨晚,离别时多有不舍,好以诗相赠。所以送别诗也占据了王昌龄作品的一部分。著名文学家袁行霈先生总结出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送别和边塞诗往往有交错,也正是由于边塞和送别的题材让他的豪放被人们记住。谁能记住那个隔江唱《后庭花》的商女?可谁又会忘记那个“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才子?

更多王昌龄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