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歌九十八首原文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四十二)
汪元量
丞相催人急放舟,舟中儿女泪交流。
淮南渐远波声小,犹见扬州望火楼。
【注释】
淮南:此指扬州。宋代淮南东路制置使署设于扬州。故得以“淮南”指扬州。
望火楼:当指瞭望烽火的军事设施。
湖州歌九十八首赏析
这是诗人作为俘虏,随船北上所见的画面之一。当宋太后和幼君赵㬎被元军押解北上时,扬州守将李庭芝和姜才拒绝投降,并在瓜洲布兵,准备劫走太后和幼君,结果没有成功,元兵终于抢渡瓜洲而北去了。元统帅伯颜丞相鉴于宋朝军民的反抗行为,因而催促俘虏船队急速离开扬州,以免意外,这就是“丞相催人急放舟”的历史背景。此时,俘虏船上的男男女女,失去了希望,哪能不涕泗“交流”呢?他们的泪眼,是为了离去江南,连长江北岸淮南东路制置使所在的扬州也渐行渐远,长江里的波声也渐远渐弱了。只有设在扬州高山上的望火楼还可以看见。这望火楼,是扬州守将李庭芝(淮南东路制置使)、姜才的军事设施。只要这望火楼还在,就说明扬州军民还在抵抗,宋政权还存在一线希望。
全诗用的是白描手法,首句写元朝伯颜丞相下令开船,迫使俘虏们离开扬州。其间包涵着一场惊险的斗争。一个“催”字,表明元朝的伯颜丞相害怕宋军劫走俘虏。次句写“舟中儿女”因为离开扬州而伤心呜咽,泣下沾襟。李庭芝、姜才拒绝接受宋朝太后的投降诏书,坚守孤城,寄托了南宋的一线希望。如今,“舟中儿女”不得不离开扬州,不得不离开为复国而战的军民,怎能不痛苦流泪呢?第三句接写这些失望的“舟中儿女”,留恋地回望扬州,他们留心静听江中的“波声”,寻求暂时的安慰。后来“波声”渐小,扬州已经越来越远了。第四句写他们还痴心地在望,只有扬州的望火楼还依稀在望,可惜可望而不可即。手法简洁明朗,又有思想感情上的深度。
(鲜述文)
【作者】
汪元量:(1241—约1317)字大有,号水云,一说水云子,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进士。南宋末,以善琴供奉内廷。元灭宋,随三宫被虏北去。曾访文天祥于狱中。后为道士南归,往来于匡庐、彭蠡间。所作多纪实诗篇,述亡国之痛。有《水云集》、《湖山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