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翻译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2 12:42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陶渊明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念,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馀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注释】

[1]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意谓草庐寄于僻巷之中,甘心隔绝贵人之华轩,不与之往来也。华轩:华美之车。古《笺》:“阮嗣宗《咏怀诗》(其六十):‘缊袍笑华轩。’”

[2]正夏:当夏。《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3]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丁《笺注》引程传:“‘一宅无遗宇’者,对‘草屋八九间’而言也。‘舫舟荫门前’者,谓如张融权牵小舟为住室也。”霈案:张融事见《南齐书》本传。舫舟:方舟、并舟。荫门前:荫于门下,盖屋室烧尽,惟馀柴门及门前舫舟也。

[4]迢迢:丁《笺注》:“《古诗》:‘迢迢牵牛星。’迢迢,高貌。潘岳诗(《顾内》):‘迢迢远行客。’迢迢,远貌。此句之迢迢,又引申为长意。”

[5]亭亭:李注:“高也。”《文选》张衡《西京赋》:“状亭亭以苕苕。”李善注:“亭亭、苕苕,高貌。”

[6]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意谓中宵难寐,久立遐想;秋夕月明,一顾盼则遍览九天。伫:久立。九天:《楚辞·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王逸注:“九天,谓中央八方也。”

[7]总发抱孤念,奄出四十年:意谓自总发时即已怀抱孤念,耿介而不群,至今已四十多年矣。总发:犹束发、总角。古代男孩成童时束扎发髻为两角,因以代指成童之年。《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男子二十而冠,可见总发在十五岁或稍长。《陈书·韩子高传》:“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是十六岁为总角也。孤:特也。孤念:不同流俗之想。奄:忽。出:超出。此二句决当连读,意谓自总发以来忽已超过四十年矣。四十年:不可释为四十岁。渊明《连雨独饮》“自我抱兹独,僶俛四十年”可为确证,意谓自“抱独”(犹“抱孤念”)以来努力四十年矣。若释“四十年”为“四十岁”,则自出生以来即已“抱独”,即已“僶俛”,显然不通。兹以“总发”为十六岁,“奄出四十年”为四十一年,十六加四十一为五十七,戊申年五十七岁,下推至渊明卒年丁卯,恰为七十六岁。与《游斜川》所记年岁相合,决非偶然。

[8]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意谓四十馀年间,形迹随大化而迁移变化,心灵却独能长闲,而无尘俗杂念也。意犹《归园田居》其一:“虚室有馀闲。”《连雨独饮》:“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形迹:行与迹,形体与行迹。化:指事物不可抗拒之变化规律,参看《形影神》注。灵府:《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郭象注:“灵府者,精神之宅也。”

[9]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意谓自有贞刚之本质,相比之下玉石乃非为坚也。贞刚:王粲《车渠碗赋》:“体贞刚而不挠,理修达而有文。”贞:坚定。

[10]仰想东户时,馀粮宿中田:古《笺》引李审言曰:《初学记·帝王部》引子思子曰:“东户季子之时,道上雁行而不拾遗,馀粮宿诸亩首。”《淮南子·缪称训》高注:“东户季子,古之人君。”直案:《吕氏春秋·有度》高注:“季子,户(季子),尧时诸侯也。”仰想:慕想。仰:企慕,《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宿:积久也。宿中田:积于田中,任人自取也。

[11]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意谓无忧无虑,只须耕作。《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淮南子·俶真训》:“含哺而游,鼓腹而熙。”高注:“鼓,击。熙,戏也。”案:“鼓腹”,示已食饱。

[12]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意谓既不遇东户、赫胥氏之时,且独自躬耕隐居耳。灌园:《史记·邹阳列传》狱中上书曰:“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集解引《列士传》:“楚于陵子仲,楚王欲以为相,而不许,为人灌园。”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翻译赏析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赏析

【赏析1】

何焯《义门读书记·陶靖节诗》曰:“形骸犹外,而况华轩。所以遗宇都尽,而孤介一念炯炯独存,之死靡它也。”然尤可注意者,“仰想东户时”数句,与《桃花源记》参看,可见向往原始社会之真淳朴素,乃渊明一贯想法。

【赏析2】

戊申岁即晋安帝义熙四年(公元408),也就是陶渊明归田的第四年。这年六月一场大火烧毁了他家的房子,使他陷入了困窘的境地。这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起头这两句是写他这几年的平静生活。“草庐”即他归田后营建的“草屋八九间”。“穷巷”,偏僻的村巷。“华轩”,达官乘坐的漂亮的车子,这里代指仕宦生活。居陋巷而绝功名之念,这样的意思在归田后许多诗中屡见陈述。这里用一个“甘”字,见出他这种态度出于自觉自愿,也显见他心情的平静自然。可是,“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天炎风急,丛集在一起的房子顿时烧掉了。着一“顿”字,见出打击的沉重。“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他的住宅没有剩下一间房子,只好将船翻盖在门前,以遮蔽风雨。“舫舟荫门前”一般解释为寄居在船上,似非确。《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与这句结构相同,“荫”也为覆盖的意思。在陆地上以舟作棚,现时还常见着。以上可谓第一段,写“遇火”情况。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曰“新秋”,曰“月将圆”,见出是七月将半的时令,离遇火已近一个月了。“迢迢”,意同遥遥,显出秋夜给人漫长的感觉。“亭亭”,高远的样子,这是作者凝视秋月的印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节令的变化,又传出了作者耿耿不寐的心情。这是火灾予他心理的刺激。“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遭火熏烤的周围园圃中的果菜又活过来了,但受惊的鸟雀还没有飞回。从“果菜始复生”见出他生计还有指望,而后一种情况又表示创巨的痛深。在这样的秋夜里,他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半夜里他伫立遥想,顾盼之间真是“心事浩茫连广宇”了。以上是第二段,写“遇火”后心情的不平静。

下面第三段,所写是“中宵伫遥念”的内容。作者先是自述平生操行:“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他说,我从小就有正直耿介的性格,一下子就是四十年了(作者此时四十四岁)。“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形体、行事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衰老、而变化,可心灵一直是安闲的,没有染上尘俗杂念。“孤介”、“独闲”,都表示他不同于流俗。“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这两句意思说,我具备的贞刚的禀性,玉石也比不上它坚固。这六句是对自己平生的检点,自慰的口吻里又显出自信。他是在遭遇灾变之时作如此回想的,这也表示了他还将这样做,不因眼下困难而动摇。接着他又想起一种理想的生活:“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东户”,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东户季子,据说那时民风淳朴,道不拾遗,余粮储放在田中也无人偷盗。“中田”即田中。“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这是说,那时候人们生活无忧无虑,人人都安居乐业。这些“仰想”,表现了作者的向往之情,他当时处于那种艰难境地作这种联想,实在也是很自然的。但是,这毕竟是空想。“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既然已经遇不上这样的时代了,还是灌我的园、耕我的田吧。这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态度。想起“东户时”,他的情绪不免又波动起来,但他又立即回到眼前的现实,心情又平静下来了。后两句似乎还有这样的意思:丰衣足食不能凭空想,要靠自己的劳动。这就与两年后写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所表达的思想相一致了。

这首诗写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比如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平静到不平静,是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火灾的打击是沉重的,不能不带来情绪的反应,此诗若一味旷达,恐非合乎实际了。诗人的可贵,就是以平素的生活信念来化解灾变的影响,以面对现实的态度坚定躬耕的决心,他终于经受住这次考验了。

(汤华泉)

更多陶渊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