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原文
饮酒(其十四)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注释】
1、班荆:以荆树枝条铺地。班,布。《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2、觞酌:进酒劝饮。
3、留:止。末二句言世路悠悠,不知所归宿,但酒中深味可以追求。
饮酒赏析
本篇原列第十四首。诗写饮酒的乐趣,那就是物我相忘的境界。
和农民交朋友,交知己朋友,在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人,也是最热情的一位。大诗人和庐山脚下的田夫野老,简直到了彼此不分、默契至极的程度。这首诗就写和农夫这样的“故人”欢聚饮酒的乐趣。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诗人直呼“父老”为“故人”(老朋友)倒不是故意做作,而是真情流露。只要看看“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归田园居》其二),就可知道他们关系密切的程度,这种友好的交往成为诗人田园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始终伴随着诗人。他后来所写的“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移居》其一),那情感是非常融洽的。他们相处随和,不讲场合,不讲身份,甚至连见面的时间也不用选择,一碰上头,话就说得没完没了:“想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这首诗同样是这种感情的记录。是熟人知己,才“挈壶”登门相聚。不仅人故情熟,而且“赏我趣”,这里不说“知”“喜”,而曰“赏”,可见相互趣味相投,生活习惯一致,有共同的语言和感情。知道我不愿做官家人,也没有做官家人的架子,而且“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俨然是农夫行列一位,这些父老自然会成为他的“故人”,动辄上门,挈壶相聚。“相与”点明二三知己,也极自然带进诗中一种欢乐气氛,这和首句颇为自得之语神情吻合,天然自在,一片好语。与其九之“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相较,更显出热闹景况。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故人相见,自然要热乎一场,大家挈壶提酒,就在庭院的孤松下班荆草草而坐。诗人院落有松,这从《归去来兮辞》的“三迳就荒,松菊犹存”“抚孤松而盘桓”,可以知道。“班荆”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任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是说一对老朋友在郊外半路相遇,折些树枝铺在地上,随便坐下,就推心置腹地谈起来。这里取其词而用其意。意谓彼此是为故人,不讲排场,也无法讲究,反正不会见怪,大家都很随和。这一句白描,勾出形象,托出气势。“数斟”交代饮酒的大半过程,用笔至简。“复”字淡而有神,点出父老先后而醉,应前“相与”,引出“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喝过数巡,酒酣耳热,父老们醉醺醺的,言语纷乱,高声嘈杂,连进酒劝饮也不考虑年龄行次。这四句一片率意真情,一片自在朴茂,而且用语极然简率,和率真情感配合得天然和谐,描绘饮酒场面,写来如画。“其言语之妙,往往累言说不出处,数字回翔略尽,有一种清和婉约之气在笔墨外,使人心平累消。”(钟惺《古诗归》)笔下的父老解析为两个“群体形象”,一是挈壶班荆,一是杂言失次,增强了人物的立体感,衬出相互间的真情真意。杜甫《遭田父泥饮……》中“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时。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取意和用语都可溯于此诗,可谓得陶诗之神。二者相较,使人体会陶诗用笔确实淡极了,简直淡到不能再淡的地步,且淡得有味,而且有醇厚之深味。东坡“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之论,得其精神。另外,这一切,都写得那样自然萧散。心处闲逸,笔底冲淡,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真是“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元好问《继愚轩和觉承旨雪诗》)。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上句承“失行次”,父老劝酒失次,诗人自然有“不知有我”的感觉。这一句是全诗枢纽,又由“不知”引出“安知”的几句议论。不以外物为贵,看透尘世俗情,这原本是诗人自己的“我趣”,所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都是同一副精神,诗人看着开怀畅饮、不拘不束的父老,在陶醉其中之余,似乎翻然一番更深的醒悟:父老们和我交情是那样的深厚,但一进入酒的境界,就物我皆忘,连我这老朋友似乎不觉有无。其实“安知物为贵”是作者夫子自道之语,是诗人自己摆脱官场后的精神境界。再从诗内看,故人与我趣致相一,则人以醉为乐之不知物贵,也是己之心怀之见。“安知”句,用笔突接,逆笔透出结穴的高情深味。“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张玉穀说是“言世事悠悠,迷者多所留恋,何不知酒中深味,可以浑忘也。”这结尾四句一笔一折,跌宕昭彰,抑扬爽朗,转出层层意味,胸次浩然,溢荡出一种不与世协、傲岸潇洒的高怀意致,笔尾的“味”与首句的“趣”相映,结成一片,全然在绳削之外,不注意其间。萧统说过:“有疑陶渊明的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抢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陶渊明集·序》)所言在当时独具只眼,洵为知音之见,对于领会此诗也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魏耕原)
【诗人名片】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祖和父都做过太守,但在他少年时代生活就是贫困的。他自己曾做过几次小官,时间都很短。最后一次出仕做彭泽令是在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元年(405),在官八十几天就辞职归去。从此隐居躬耕,过了二十年的田园生活。他之所以退隐,固然和他天性淡泊,不受羁束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政治黑暗,仕途污浊,使他厌恶。他的许多好诗是写农村生活和他在躬耕中体验到的人生道理,大都自然深厚,亲切有味。他也有少数诗篇说到政治,或表示他的政治理想,见出他对于世事并不曾遗忘或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