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原文赏析-陶渊明古诗-魏晋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2 11:29

饮酒原文

饮酒(其九)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行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注释】

1、倒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此句用其意,言急起迎客,不及正着衣裳。

2、缕:同“蓝缕”。《方言》,“楚人谓贫人衣破丑敝为蓝缕”。

3、高栖:指隐居。

4、尚同:言以同于世俗为贵(《墨子》有《尚同》三篇,此非其义)。

5、汩(音骨):同“淈”,挠乱也。《楚辞·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掘其泥”就是和世人同浊,不要独清的意思。以上四句是田父的话。

6、禀:受。这句是说天生的气质不能和世俗谐洽。

7、纡辔:犹“回车”,言违背本意,曲道而行。

《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原文赏析-陶渊明古诗-魏晋诗歌

饮酒赏析

本篇原列第九首。诗中设为问答,表示作者自己隐居避世拒绝仕宦的心十分坚决,不可动摇。

这首诗写一个清晨发生的事。有位老农民老远地提着壶酒来看望诗人,劝他随波逐流,重新出仕;诗人以隐居田园是我天性,谢绝了老人的好意。诗的语言明浅,含义单纯,但它却向来为人所激赏,是《饮酒》二十首中的名篇,至今读之令人悠然神往,爱不释手。为什么这首诗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确实是值得探讨的。

首先,这首诗有叙事,有对话,有场景;各个环节之间又都转换自然,通体灵活,是其最不可及处。十六句诗,前六句叙事,中四句记田父之言,后六句是诗人的回答,显然分为三个环节。三者之间如何转换,使之浑然一体,本是煞费周张之处。但诗人写来,如行云流水,十分自然。一、二层之间,由叙事转入对话,用“疑我与时乖”一语兜转。这一句用了“我”字,可见仍旧从诗人立场来记事;但“与时乖”显然是转述田父之语,逗起下面田父进言,使诗意从容转入对话,不脱不粘,笔触十分灵活。二、三层之间是两人对话分界处,又必须交代清楚。诗人用“深感父老言”五字结上转下,主客判然。这种接榫之处,诗家最为讲究。而渊明本不为诗,不过自写其胸中之妙,乃能神明于规矩之中,真不愧大匠之笔。下面转入第三层主人作答,诗句宜与客人的话遥应。这里用“禀气寡所谐”暗应田父“一世皆尚同”;用“行辔诚可学”的“诚”字暗应“疑我与时乖”;用“违己讵非迷”暗应“愿君汩其泥”:语语句连,四环照映,使诗意一气贯注,宛如百节游龙,但见整体灵活,细察其节间又都似断似连,断而实连。再看全诗情节,又仿佛由无数场景组成。自“倒裳”以至“自开”,以至引客入室,壶浆陈列,端坐对话,直到结尾“且共欢此饮”,拉着这位好心的田父喝酒,一幕一幕展开。由于两人的情意是如此调洽诚恳,两人的意见又这样分歧,便构成一对矛盾。有这一对矛盾,诗便产生了戏剧性,这种具有戏剧性的场景节节展开,使全诗引人入胜,别具风神,这便是此诗艺术上第一个特点。

这就涉及诗的风格。这首诗在全部陶诗中,风格是颇为特殊的。陶诗风格非常鲜明,以恬淡自然独胜。陶诗最富意境之美。不论写景、抒情,如在目前,是为“不隔”;如入空明,悠然有远致。它的造境幽深,语言却十分平淡,正如东坡所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试读“悠然见南山”、“微雨与之俱”、“众鸟欣有托”、“暧暧远人村”那些名篇名句,莫不如此。这首诗则不然。它的风格不是恬淡自然,而是炽热强烈。无论是诗人倒裳自开,还是田父谆谆告语,甚至“吾驾不可回”这样斩截的回答,虽拒绝了对方的好意,感情也是非常激越的。它不以悠然远致见长,却以活泼轻快取胜;它不以静穆纡缓为旋律基调,而以酣畅淋漓为特色。这种风格情韵,在陶诗中是不多见的,唯《饮酒》(其十四)“故人赏我趣”依稀稍近。但那首诗的结尾“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以贵”,近乎悠远玄邃之言,不似这一首通体酣畅、轻快、热烈。这是此诗在艺术上的第二个特点。说到悠远玄邃之言,这首诗也并非绝对没有。诗中不止有说理,且多叙事。诗是拙于说理,也不长于叙事的。一涉说理,易流于枯槁;一味记事本末,易陷入呆滞。这首诗,前六句纯然叙事,后一层“禀气”“违己”,又是谈人生哲理。但读来只觉情趣盎然,毫无枯槁呆滞之病;究其原因,全在事与理一寓于情。这是此诗艺术上的第三个特点。

先看诗中叙事。一上来,“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听见敲门诗人便急急忙忙,甚至顾不上穿好衣服就亲自去开门,显得分外热情。这位向来恬淡平静的诗人今天何以如此激动?原来,他既已“息交绝游”,今晨来者,必非冠冕轮鞅之辈,定然是那些“乐与数晨夕”的“素心人”,“抗言谈在昔”的“邻曲”。是这些人来叩门,他怎能不高兴激动?诗一入手,叙事中便蓄感情。接下来,“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还来不及说明来意,诗人便看出田父是怀着好心来的,这中间不又蕴涵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吗?再下去,“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其殷殷之情,拳拳之意,更是跃然纸上了。于此可见,叙事语中,句句含情,是以不觉其平板呆滞而弥见其亲切真挚。再看诗中说理。这首诗中,诗人用“禀气”“违己”作为理由以谢绝田父,谈的是性分之理。“禀气”的“气”,就是“少无适俭韵,性本爱丘山”和“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的“性”。“禀气寡所谐”是说:我的天性很少与人合得来。“违己”即“饥冻虽切,违己交病”的“违己”,“违己讵非迷”就是说违背本心再去做官,岂不是又一次误入迷途吗?观渊明诗文,每每把隐居田园、息交绝游说成是天然赋性如此,好像与社会、与别人毫无关系。当然,我们也承认,人是各有其好恶的天性倾向的。但细审诗人平生出处行藏,细读诗人全部作品,便不会被他轻轻瞒过。究其实,他的好田园、乐山水,他的落落寡合、息交绝游,源于质性的成分少,出于不得已的苦衷多。一方面,世风日下,作为儒者,他无力挽狂澜于既倒,只好学先圣那样“乘桴浮海”;另一方面,时当晋宋易代,桓玄、刘裕,交相杀伐,政途险恶,正如他在《感士不遇赋》中说的那样:“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他的逃禄归耕,实出于形势所迫。而所谓“禀气寡所谐”,也并非一味绝交,而是有所选择的。他一方面“白日掩荆扉”,关了前门;一方面“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开了后门。他拒绝谁,接待谁,都是有原则的,并非出于什么“禀性”。经过这一番考察,我们便会感受到,诗中所说的“禀气”,虽涉性分之理,实饱含人生经历艰难险峻之情,所说的“违己”,也无非是饱尝了“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的辛酸而悟出的人生哲理。这些说理之辞,无不由情凝聚、升华而来。外表说理,十分平静;内心情动,激烈翻腾。因此诗的结尾说:“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说得斩钉截铁,意闲语健,诗情激越。

这样看来,这首叙事说理之作,其实是言志抒情之篇。由于事中含情,理缘情得,因此读来但感酣畅淋漓,生动活泼,这是此诗在艺术上的第三个特点。

不少研究陶诗的人指出过这首诗的本事。他们认为:“时辈多劝靖节以出仕,故作此篇。”或者说:“此诗为却聘之作……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殆即咏此事也。”果如此,那位“田父”,那些问答之词,便都是托言了。倘系“托言”而能如此亲切、酣畅,那就是更为难能体现了更高一个层次的诗艺了,渊明不必如此,但也不一定不如此,更绝非不能如此。

(赖汉屏)

【诗人名片】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祖和父都做过太守,但在他少年时代生活就是贫困的。他自己曾做过几次小官,时间都很短。最后一次出仕做彭泽令是在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元年(405),在官八十几天就辞职归去。从此隐居躬耕,过了二十年的田园生活。他之所以退隐,固然和他天性淡泊,不受羁束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政治黑暗,仕途污浊,使他厌恶。他的许多好诗是写农村生活和他在躬耕中体验到的人生道理,大都自然深厚,亲切有味。他也有少数诗篇说到政治,或表示他的政治理想,见出他对于世事并不曾遗忘或冷淡。

更多陶渊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