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诗并记》原文赏析-陶渊明古诗-魏晋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2 11:24

桃花源诗并记原文

桃花源诗并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迳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注释】

1、太元: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

2、武陵:今湖南常德。

3、才:仅。

4、黄发:老人之称。垂髫(音条):幼者之称。髫,小儿垂发。

5、绝境:与世隔绝之境。

6、扶:沿。

7、南阳:今河南南阳。刘子骥:名之,好游山泽。见《晋书·隐逸传》。

8、规:谋划。

9、乱天纪:犹言悖天时。本于《尚书·胤征》“俶扰天纪”句。这句是说秦政暴虐,造成祸乱。

10、黄:指夏黄公。绮:指绮里季。黄、绮与园公及甪里先生避秦时乱隐于商山,称“商山四皓”。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11、伊人:此人,指黄、绮。

12、肆:尽力。

13、靡:无。

14、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礼器。

15、纪历志:岁时的记载。

16、这句说从秦到晋奇异的踪迹已隐没五百年,这是约数。

17、敞:犹言开放。神界:犹言仙境。

18、幽蔽:言复与外界隔绝,就是记中所谓“迷不复得路”。

19、“借问”二句:《庄子·德充符》:“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这二句言游于寰宇之内的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

20、吾契:与我志意相合的人。

《桃花源诗并记》原文赏析-陶渊明古诗-魏晋诗歌

桃花源诗并记赏析

“桃花源”是陶渊明的理想国。其中人物耕桑自给,与世隔绝,没有君长统治,没有剥削制度。从这种理想生活的描写见出作者对于现实政治的否定。东晋以来各地在战乱中往往有人筑坞壁自保,在小小的地域中维持着安定的生活。陶渊明桃花源的描写,也许是将当时坞壁生活理想化的结果。

桃花源是陶渊明构想的理想化社会模式。它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耕桑自给、世风淳厚、没有君主统治与战乱侵扰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现实政治的否定。

诗前有记,托言晋太元(晋孝武帝年号)中,武陵渔夫因捕鱼无意走进了桃花源。离源时虽沿入源之路作标为记,但当太守派人和他一同再往时,已找不到所留标记了。又有高士刘子骥筹划过探寻桃源之秘,未果,而后不再有人过问此事。记文简约地交代了桃花源显而复隐的大致年代和具体地点,使虚构的桃源境界有了一个似有若无的世间传闻作基础。同时,记文洗练漂亮,赋予桃源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良田美池、翠桑修竹的美丽自然环境,把作者在诗中描绘的无君主的小农社会投放在审美化的氛围之中了。

诗开始从历史的角度入手,点出秦之暴戾、祸乱天纲地纪。一方面实写桃花源的由来:秦时本有避世入山的“商山四皓”——夏黄公、绮里季、东园公、里先生,桃源人(“伊人”)亦云他们是避乱世逃隐进桃源的;另一方面又虚笔勾勒了战乱凶险的秦代世态作为一个意象,既与全诗所描绘的桃源形象产生正反相对的映射效果,将东晋以来连年战事民不聊生的现实内容缩写吸收进来,作了折光性的反映。所以秦代世态不仅是全诗桃源形象的一个倒影或反照,也是诗人现实生活体验的一个借代象。“往迹”二句并非互文性的单义重复,而是从两个方位上说。一是当初离乱世入桃源者的踪迹逐渐湮没,故外人不察,不会自外至内破坏其封闭性;二是稍后,走出桃源之路也因桃源人主观上的“不愿越雷池半步”而遂之荒芜,故由内向外破坏桃源封闭性的可能也不复存在。这里作者不是以“上升”的方式(如贾宝玉游入太虚幻境),也不是以“下入”的方式(如淳于棼进大槐安国),而是不脱离大地的平面,从路径隔绝的意义上造成一个与现实时空相异的理想境界。这显然受了晋代战乱时有人筑坞壁以自保、在小小的地域中维持安定生活的现实内容的启迪。句中的“避”字与“贤”字有联系,透露了诗人把退避作为乱世最佳处世方式的人生态度。李泽厚曾说陶渊明“是政治斗争的回避者”,“他的特点是十分自觉地从这里退出来”,“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美的历程》)。这和本诗中把避秦时之乱的“商山四皓”视为贤者一样,都是以政治退避心理为根基的。

从“相命肆农耕”一直到“于何劳智慧”,诗人正面描述桃源人的生活状态。这里首先无君主之威,无赋税之忧,桑竹垂荫,蚕妇收丝,道路暗相通,鸡犬争鸣闹,人在其中,犹似乐土。其次,人们在农耕中相互招呼,无势利机巧劳神伤智之患;器物衣着仍然从古式样,无约束人的各种典章制度;春去秋来,因时植获,并不依靠记载岁时的纪历志,一派天然淳厚的远古风俗。再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童孺行歌道中,老耄互往取悦,充满了闲适安泰、怡然自得的情韵,合起来是一幅搏动着小农自然经济命脉的理想化了的上古社会的生活图景。正如沈德潜所说,“此即羲皇之想也”(《古诗源》)。

“寄迹”四句,诗人从桃源的理想境界回到了他生活的现实境界,笔触带着感叹:奇异的桃源从秦到晋已隐没了大约五百年,它那神仙般的灵妙境界在向人们敞露时,却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因为桃源世界之淳美与桃源外世态之浇薄既是如此悬殊,大相异趣,桃源人自然就立即隐蔽其幽美之天地,杜绝与乱哄哄的尘世来往了。“隐”与“敞”二字,互为呼应,相照生姿。“隐”字,有在神秘感中自珍、敛藏、蔽护其美与价值之义;而“敞”字,则敞开、泄露其价值与美。敞与隐可谓桃源之美与价值的两种显现形态。而其间,隐是有意为之隐,敞则无意泄露;隐为“五百”,敞则“一朝”。在时间久暂的对比以及泄露纯系偶然之中,抬出了“敞”的身价,把世外桃源向尘世中人敞露的那种珍贵难得、尘世人初闻桃源事所产生的惊喜好奇之情、信疑参半之想以及诗人自己神往心羡的审美心态,统统包囊在里面了。

“借问”四句是作者自站地步,对或疑桃源之事乃属子虚乌有的“游方士”,提出反问:彼“游方士”既游于“方”(寰宇)之内,又怎能测知尘世之外的事?又焉知尘世外没有桃源似的仙境?我愿踏轻风而高蹈,寻找与我志趣相契合的人。结句不泥守桃源有无之辨,而是宕开一笔,写诗人神思的乘风高举寻求知己,境界灵渺,空幻无迹。

(吕美生 王政)

【诗人名片】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祖和父都做过太守,但在他少年时代生活就是贫困的。他自己曾做过几次小官,时间都很短。最后一次出仕做彭泽令是在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元年(405),在官八十几天就辞职归去。从此隐居躬耕,过了二十年的田园生活。他之所以退隐,固然和他天性淡泊,不受羁束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政治黑暗,仕途污浊,使他厌恶。他的许多好诗是写农村生活和他在躬耕中体验到的人生道理,大都自然深厚,亲切有味。他也有少数诗篇说到政治,或表示他的政治理想,见出他对于世事并不曾遗忘或冷淡。

更多陶渊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