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尹字作品原文
咏尹字
苏颋
丑虽有足,甲不全身。
见君无口,知伊少人。
咏尹字作品赏析
苏颋,和张说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其实他们俩流转千古的文章倒没有多少,这个“大手笔”主要是指朝廷的各种重要文件,都是他们起草并颁布的。像睿宗禅让帝位、玄宗封禅泰山时的诸多文字,都是苏颋起草的。作为诗人,苏颋的诗其实也相当不错,《唐诗鉴赏词典》里面选有《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和《汾上惊秋》这两首,但是笔者觉得还并不能完全代表苏颋清丽婉转、端雅秀美的诗风。
如果我们能穿越到唐高宗和武则天“二圣临朝”的时代,到宰相苏瑰府中逛逛的话,你会发现,在相府的马厩中有一个小孩,在冬夜里,仔细吹旺残存的炭火,然后借着火光聚精会神地把卷而读。你可能会说,这是某位仆人家的小孩吧,这样有志气,实在了不得!
然而,这个坐在脏兮兮的马棚里读书的小孩,居然是宰相苏瑰的亲儿子,排行老五的苏颋。有些人会不禁大为吃惊:“相府公子,为什么要屈居于马棚里读书?”
有关此事,史书中也没详说,只是说苏颋“少不得父意”。据笔者猜想,大概是宰相苏瑰整天像《红楼梦》里的贾政一样板着严肃面孔,看到少年活泼的苏颋就训斥吧。这确实能找到佐证:《明皇杂录》一书中说:“苏颋聪悟过人,日诵数千言,虽记览如神,而父瑰训励至严,常令衣青布襦伏于床下,出其颈受榎楚。”对孩子这样狠,都读书倒背如流了,还要挨打,苏瑰确实有些严厉得过了。
从本篇所选的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苏颋可能确实比较聪明淘气:
有一天,长安城的“市长”,也就是京兆尹来宰相家做客。当时苏颋只是个活蹦乱跳的小孩,苏宰相一时没过来,这个京兆尹就逗苏颋来玩。他在纸上写了个“尹”字,问:“认得这个吗?”小苏颋就笑着咏了一首短诗:
丑虽有足,甲不全身。
见君无口,知伊少人。
当时这个京兆尹吃惊不小,连夸苏颋聪明,但是从这首诗的意思看,句句都是骂人的话,也不知道为什么苏颋要暗骂这个京兆尹“叔叔”。苏瑰见了,虽然惊叹苏颋聪明,但想必也会责怪他口无阻拦,无端得罪同僚吧。
然而,也有一则故事里,苏颋看起来非常懂事。据说他年仅五岁时,裴谈来拜访苏瑰,也是闲着没事,让苏颋背一下庾信的《枯树赋》。古人讲避讳,苏颋就故意不说跟“谈”有关的这个音。我们知道原文是:“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苏颋改为:“昔年移柳,依依汉阴。今看摇落,凄怆江浔。树犹如此,人何以任!”够机灵吧?
还有一则来自《太平广记》的故事,初读觉得和前一则故事类似,细读却觉得内容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诡异的事情:
苏瑰初未知颋,常处颋于马厩中,与佣保杂作。一日,有客诣瑰,候厅事,颋拥彗趋庭,遗堕文书。客取视之,乃咏昆仑奴诗也。其词云:“指头十颋墨,耳朵两张匙。”客心异之。久而瑰出,与客淹留。客笑语之余,因咏其诗,并言形貌,问瑰何人,非足下宗族庶孽邪?瑰备言其事,客惊贺之,请瑰加礼收举,必苏氏之令子也。瑰自是稍亲之。
苏颋在马棚读书这事前面交代过。客人来,看到苏颋写“昆仑奴”(唐朝时贩来当奴隶的人)的诗,无非是说他聪明,这也不稀奇,但接下来就令人奇怪了——从“请瑰加礼收举”之类的话看,苏颋不仅不受父亲喜欢,苏瑰好像根本没正式承认他这个儿子似的。这样聪明伶俐的小孩为什么不认呢?这事实在是有些怪。
笔者猜测,这其中可能隐瞒了些重要信息:一是苏颋的母亲很可能只是个身份低微的婢女,还深受正妻妒忌,连带着苏颋也受歧视,文中的“庶孽”(非正妻生)两字似乎就有所隐喻;再一个可能,苏颋是苏瑰的“服中之子”——也就是说守孝时生下的儿子。古代守孝期很长,要三年,这期间生下的儿子,虽然确认是亲生,但却讳与相认。
前朝有这样的例子,如应劭写的《风俗通》一书中说:“元服,父字伯楚,为光禄勋,于服中生此子。时年长矣,不孝莫大於无后,故收举之。”意思是说,这个叫元服的人,是他父亲守孝期生的孩子,但由于没有其他的儿子继承家业,所以后来就“收举”之——正式承认了他。我们注意,有关苏颋,也用了“收举”二字,似乎在暗示这回事。
至于这事为什么没有详细记载,大概是因为说出来对于堂堂的两代“许国公”都不怎么光彩,苏家自然讳言这段故事,慢慢地也就不为人知。苏颋的生母身世,也难以考证了。
之后又有一次,有人献给苏瑰猎来的兔子,就挂在厅堂的檐下,于是苏瑰就随口让儿子吟首诗,结果尚是小小孩的苏颋,张口就说:“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兰弹:疲软委顿貌)苏宰相一听,这样小就知道用月中玉兔的典故了,而且想象奇特,实在是好多大人也写不出来的,于是对苏颋更加刮目相看。
说了这么多,算是把苏颋在家里的一些经历说了一遍,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苏颋是宰相之子,从小就含着金汤匙。
苏颋诗文清丽,传统选本中的《汾上惊秋》之类都是按帝王、官家们的口味选的,后人不复细察,就沿袭下来。笔者在这里摘出一些端雅秀美的诗句,供大家品味:
馆将花雨映,潭与竹声清。(《题寿安王主簿池馆》)
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中镜上人》)
池傍坐客穿丛筱,树下游人扫落花。(《景龙观送裴士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