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笔三首》原文注释赏析-苏轼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2 09:40

纵笔三首作品原文

纵笔三首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注释】

[1]小儿二句:小孩子误以为我脸色红润健康,我笑他们不知这是喝酒红了脸。

[2]父老二句:说大概因为我曾经当过大官,所以现在一戴起隐士的乌角巾,父老们就觉得希奇,争相来观看。乌角巾,黑色的方巾,古代隐士或闲居官吏的头巾。应缘,应该是由于。宰官身,有官职的人。《法华经》上说,观音菩萨能现出各种身形,如居士身、宰官身等,以便为各种身份的人说法。

[3]北船:北来的粮船。米如珠:谓米价昂贵。

[4]醉饱句:谓半月以来生活萧条清苦,没有一次喝醉吃饱过。

[5]祭灶:民间习俗,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谓之祭灶。

[6]膰(fán):祭祀用的烤肉。此谓一定会请我吃鸡喝酒、享用烤肉的。

《纵笔三首》原文注释赏析-苏轼作品

纵笔三首作品赏析

这三首《纵笔》作于元符二年(1099)接近年底的时候,语调灵活而多戏谑,谐趣横生。仔细看来,其实作者的生活状态并不好,从第一首可见其衰老多病,第二首可见其无聊打发时间,第三首更可见其吃喝不足,萧条清苦。但由于心情的作用,苏轼的妙笔一转,都写成了可喜之状。衰老的脸上因为喝酒而显出了“朱颜”,导致小孩的误解,令作者偷偷得意。从前戴过官帽的头现在戴起了乌角巾,引来父老的观看,那就站到路口去数过路人,让大家看个够。半月以来未曾吃饱喝足,那就想象明天会有好吃好喝。将琐细的生活情状裁成小诗,虽是宋代文人的普遍习惯,但如果没有心灵的作用去点化生色,便仍是琐细的陈列,不能转变为艺术。生活的艺术化,就要靠这样灵机一动的智慧,化平淡为神采。

更多苏轼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