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作品原文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注释】
[1]方山子: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苏轼的朋友,终身隐居不仕。他是民间相传“河东狮吼”故事中的男主人公。
[2]光、黄: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和黄州。隐人:隐居者。
[3]朱家、郭解:《史记·游侠列传》所载汉初的著名侠士。
[4]闾里之侠:乡里的侠士。宗:崇拜。
[5]折节:改变过去的行为方式。
[6]驰骋当世:在当世自由施展其怀抱。
[7]岐亭:镇名,在今湖北麻城西南。
[8]方屋而高:高高耸起的方形帽顶。屋,帽顶。
[9]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人所戴,唐宋时为隐士所用。
[10]方山子句:言方山子不问世事,连“乌台诗案”这样轰动朝野的事也没听说。矍然,惊奇相视的样子。所以至此者,为什么来到这里的原因。
[11]环堵萧然:形容住所简陋,空无一物。堵,墙壁。萧然,空荡荡。
[12]耸然:形容程度之深。异之:觉得不同寻常。
[13]使酒:喝酒使性。
[14]前十二句:指苏轼嘉祐八年(1063)在凤翔任签判,当时的凤翔知府陈希亮,就是陈慥之父,苏轼因而与陈慥相识,故前文称为“故人”,至元丰三年(1080)苏轼贬黄州,再遇陈慥,次年作此文,相距已十九年了。岐下,即凤翔,因境内有岐山,故称。
[15]从两骑:两位骑手跟随在后。挟二矢:挟着两支箭。
[16]怒马独出:策马急驰向前。一发:发出一箭。
[17]因与五句:谓方山子有才能,有豪气,本不该是隐居山中的人物。
[18]世有勋阀:上代曾有功劳和门第。当得官:应当荫补得官。按宋代的制度,官僚的子弟可以“荫补”出身,担任低级职务。据说陈希亮把他荫补子弟的机会都给了族人,其子陈慥反而没能当官。
[19]从事于其间:指从事于官场宦途。显闻:地位高、名声大。
[20]此岂句:谓方山子如果心中无所得,怎会这样做(弃官而隐居)?也就是说,他甘愿如此,必是内心的修养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21]阳狂:佯狂,假装颠狂。垢污:涂抹脏物,比喻一个人把内在的品德才华等隐藏起来,外表显得比一般人还差。
[22]傥:倘,可能。与:欤,感叹词。
方山子传作品赏析
作于元丰四年(1081)贬居期间的这篇《方山子传》,既是苏轼徘徊于仕隐之间的矛盾心理的反映,也是他人物传记方面的代表作。
从“故人陈季常”到“方山子”,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志有才的青年如何变成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而作者也已从当年的“苏贤良”变成了谪居的罪臣。当这隐士和罪臣碰在一起时,一番问询之后,该如何感慨平生?文中并没有在这方面多作展开,只是着力刻画了青年陈慥的形象,与如今的方山子形象充满了矛盾。苏轼努力从方山子的眉宇间捕捉到属于陈慥的那份精悍之色,觉得他实在不该自甘于山间的隐居生活,仿佛为其没有入仕而惋惜,但文末一段对世外高人的向往,又传达出苏轼渴求超脱的心愿。
苏轼曾经作过一篇随笔《传神记》,云:“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可能苏轼的颧颊比较有特点,所以即便不画眉、目,只凭颊影,就能让人认出。这说明,刻画事物不需要面面俱到的逼真描绘,只要抓住特点,便是细微之处也有传神的效果。《方山子传》正是此种艺术领悟运用在写作上的典范,方顶高帽的隐士,和骑马射箭的青年,都只有简单的描写,但两个形象却呼之欲出,不愧为传神的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