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原文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苏轼
蚕欲老,麦半黄。
山前山后水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注释】
灵感观音院:在杭州上天竺,五代时钱俶所建。宋仁宗时,因祷雨有应,赐名“灵感观音院”,祀观音菩萨。
浪浪(láng):形容雨声之响。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赏析
蚕欲老,是说蚕到了快要吐丝的时候,需要勤饲桑叶,以保证蚕的健康发育。麦半黄,是说麦已到了快要成熟的时候,需要及时锄土,以利麦的吸收营养,来促进它的结实。
以上两项农家的工作,都是需要晴天才能做好的。当时的天气怎么样呢?却是接连下雨,以至山前山后全被雨水笼盖着(这是诗题字面的实际描写)。在这种情况下,农夫不能把耒锄土,农家妇女也不能携筐去采桑叶饲蚕了。“废筐”,即是不能携筐之意,《诗经·豳风·七月》有“女执懿筐,爰求柔桑”之句,这里是反用。而且带有雨水的桑叶,蚕吃了容易生病,所以不宜采用。
在这“农夫辍耒女废筐”严重妨碍农事的时刻,照习惯观念说,观音菩萨(即白衣仙人)应该是要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但却高高坐在堂上,漠不关心!这当然是就眼前的神像来说的,表面上是责备神像土偶的无知,实际上则是指“为民父母”的地方官的不负责任。讽刺之意,溢于言外。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正是王安石大行新法的时候。苏轼是反对新法的,讽刺之意,也可能与此有关。但苏轼是比较能从措施的实效来看待问题的,对新法也并不一概反对,如“免役”法,他就曾认为于民有利;同时,依附新法的人良莠不齐,在执行新法的过程中,就往往出现不少的偏差。因此,这首诗的讽刺性不管是不是与反对新法有关,但从诗中关心人民的生活疾苦来说,还是应该肯定的。
这首诗语言通俗,韵调和谐,很有民歌风味。最妙的是最后一句,讽刺意味含而不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余地。纪昀评此诗说:“刺当时之不恤民也,妙于不尽其词。”正确地指出了这首诗的主旨和艺术特点。
一般来说,宋朝在文字上的控制,比唐朝要严。因此,像杜甫、白居易等敢于针对时事而发的诗歌,在宋人中很难找到。苏轼虽然是个敢于说话的人,但也不能不有所顾虑,在表现形式上力求含蓄,言而不尽。此诗即是这样。尽管如此,苏轼后来仍因诗获罪下狱(即“乌台诗案”),几乎送了性命。因此,今天读这类诗,要了解他在严重束缚之下,还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对时政的意见,而不能完全用杜甫、白居易等唐人的前例去苛求于他。
(张志岳)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