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蜗角虚名》原文翻译赏析,(宋)苏轼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0 04:35

满庭芳词作原文

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满庭芳·蜗角虚名译文】

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名利得失之事自有因缘,得者未必强,失者未必弱。赶紧趁着空闲人未老之时,抛开束缚,放纵自我,逍遥自在。即使只有一百年的时光,我也愿大醉它三万六千次。

沉思算来,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忧愁风雨干扰。又有什么必要一天到晚说长道短呢?不如对着清风皓月,以青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帐,宁静地生活。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钟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

《满庭芳·蜗角虚名》原文翻译赏析,(宋)苏轼作品

满庭芳词作赏析

赏析1

这首词多半是议论,感情强烈而富含哲理,是词人对自己风雨人生的总结和彻悟之语,抒情率直,充分体现了词人旷达脱俗的心灵境界和坦然自若、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上片以议论开篇,结合《庄子》中的典故,艺术地总结出世人所追逐的名利权势其实都是虚幻无用的东西。“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可见词人对名利的鄙视和嘲讽。随后一句“算来着甚干忙”,直说名利的实质——虚幻而不能长久。到这里词人自然而然地回想起自己政治上遭到的迫害,不由欷歔:“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至此,词人终于得到解脱之法,那就是远离世俗,洁身自好。“浑”字,既含有对世俗的不满之情,也是词人渴望摆脱红尘羁绊、求得解脱的痴语。

下片夹叙夹议。“思量”四句,是词人对以往悲惨人生的痛苦追忆,是如今回首所引发的深沉嗟叹。“又何须”两句,是词人看破尘世之后的叹息之语,浸透伤感,读之令人心酸。随后一句总领,情景交融,是词人豁然开朗之后的深情流露。结尾一句,词人的情绪已经完全转向乐观积极——这样的欢乐才是人生中真正而踏实的幸福,蕴涵着深邃的哲理,这个恍然醒悟的狂放老者的形象呼之欲出。

这首词从讥讽到抨击、到恍然自适,情理交融,肆意不羁,用语率真自然,完全是从词人的心中流出,但轻狂的背后亦暗含着一丝无可奈何。

赏析2

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此作情理交融,奔放舒卷,尽情地展示了词人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词人以议论发端,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他一开始就引用《庄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以蔑视的眼光,称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而以“算来着甚干忙”揭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并由世俗对名利的追求,联想到党争中由此而带来的倾轧以及被伤害后的自身处境,叹道:“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事”,指名利得失之事,谓此事自有因缘,不可与争;但得者岂必强,而失者岂必弱,因此也无须过分介意。以上几句,既是对营营苟苟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政治派系内部倾轧的厌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慨。东坡感到人世间名利场的角逐如同梦幻,所以,“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试图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一“浑”字抒发了以沉醉替换痛苦的悲愤,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渴求摆脱尘世羁绊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

过片“思量、能几许”,承上“百年里”说来,谓人生能几;而“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宦海浮沉,辗转流迁,命运多舛,饱经忧患。这几句是作者的人生自叙,隐含着身受惨祸、壮志难酬的沉痛哀叹。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是因“忧愁风雨”而彻悟之语。此句愤激地表达了词人对于忧患人生的失望和怅惘,读来令人感慨万千。下面笔锋一转,以“幸、无际的绿茵、高张的云幕,与浩大无穷的宇宙合而为一,求得了内心的宁静。结尾”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一句,情绪豁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至乐之情,表明作者终于摆脱了世俗功名的苦海,获得了精神的超脱与解放。正如有人所说,诗词固然以”主性情“为主,但是”主议论“的诗词如能做到”带情韵以行“,同样可以收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东坡这首《满庭芳》词的成功便说明了这一点。

称这首词是一篇抒情的人生哲理议论,应当是恰如其分的。全篇援情入理,情理交融,现身说法,真抒胸臆,既充满饱经沧桑、愤世嫉俗的沉重哀伤,又洋溢着对于精神解脱和圣洁理想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词人人生矛盾的困惑中寻求超脱的出世意念,可谓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的觉醒和呼唤。

《满庭芳·蜗角虚名》原文翻译赏析,(宋)苏轼作品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高宗朝,赠太师,谥文忠。《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东坡乐府》三卷。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满庭芳·蜗角虚名》原文翻译赏析,(宋)苏轼作品

更多苏轼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