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文潜县丞书作品原文
答张文潜县丞书
苏轼
轼顿首文潜县丞张君足下:久别思仰。到京公私纷然,未暇奉书,忽辱手教,且审起居佳胜,至慰至慰。
惠示文编,三复感叹,甚矣君之似子由也。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作《黄楼赋》乃稍自振厉,若欲以警发愦愦者,而或者便谓仆代作,此尤可笑,是殆见吾善者机也。
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也,其源实出于王氏。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近见章子厚言,先帝晚年甚患文字之陋,欲稍变取士法,特未暇耳。议者欲稍复诗赋,立《春秋》学官,甚美。
仆老矣,使后生犹得见古人之大全者,正赖黄鲁直、秦少游、晁无咎、陈履常与君等数人耳。如闻君作太学博士,愿益勉之。“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爱莫助之”。此外千万善爱。偶饮卯酒醉,来人求书,不能复覙缕。
【注释】
[1]张文潜:张耒,字文潜,苏门四学士之一。县丞:县的副长官,当时张耒任咸平县丞。
[2]顿首:叩头,古时书信开头或结尾常用的表敬套语。
[3]思仰:思念仰慕。
[4]公私:指公私事务。纷然:杂乱众多的样子。
[5]未暇奉书:没有空闲写信。
[6]辱手教:收到亲笔信。
[7]审:知道。起居:指日常生活。
[8]惠示文编:赐示您的文集。
[9]三复:再三。
[10]甚矣句:你真的很像苏辙。张耒是苏辙的弟子。
[11]仆:我,自称的谦辞。
[12]汪洋淡泊:深广而恬淡。
[13]一唱三叹:形容文章婉转而富有情韵。
[14]没:埋没。
[15]《黄楼赋》:元丰元年苏轼在徐州建黄楼,苏辙为作此赋。振厉:振奋激励。
[16]警发:警策奋发。愦愦者:糊涂人。
[17]或者:有人。
[18]是殆句:这大概只见到我善于顺应自然的生机。语出《庄子·应帝王》,此谓大概别人只见到我的优点。
[19]王氏:王安石。
[20]患:弊病。好使人同己:喜欢让人与自己相同。
[21]颜渊:颜回。子路:仲由。二人皆孔子弟子。
[22]相移:互相移换。
[23]地之二句:说肥沃的土地都能生长植物,但生长植物的种类并不相同。
[24]荒瘠:荒僻、贫瘠。斥卤:盐碱地。
[25]弥望:满眼。黄茅白苇:杂草芦苇。
[26]章子厚:章惇,“新党”的大臣,早年与苏轼友善。
[27]先帝:宋神宗。
[28]取士法:科举制度。王安石变法,废除诗赋考试,改考经义、策论,结果使进士们的写作水平下降。此谓神宗晚年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想再改变科举的办法。
[29]特:只。
[30]议者:议论的人。复诗赋:恢复以诗赋取士的办法。
[31]立《春秋》学官:在太学设置《春秋》学的博士。王安石贬低《春秋》,太学里不教授此经,科举也不考,司马光当政,补设之。
[32]古人之大全:古人之道的全貌。
[33]赖:依赖。黄鲁直:黄庭坚字鲁直。秦少游:秦观字少游。晁无咎:晁补之字无咎。陈履常:陈师道字履常。此四人皆苏轼门人。
[34]如:将要。太学博士:太学里负责教授的学官。此指张耒由咸平县丞调任太学学录。
[35]德輶四句:出《诗经·大雅·烝民》,原文“我仪图之”后面还有“维仲山甫举之”一句,大意是,德行轻如毫毛,但很少有人能举起它,我揣想这件事,只有仲山甫(周定王的臣子)能举起它,可惜没有人帮助他。
[36]善爱:好好珍惜自己的品德和才华。
[37]卯酒:早晨喝的酒。卯,卯时,早上五时至七时。
[38]覙缕:一条一条详细陈述。
答张文潜县丞书作品赏析
元丰八年(1085)十二月苏轼至京师,元祐元年(1086)夏初张耒任太学录,苏轼此书当作于其间。除了对张耒的勉励外,书中表达了对苏辙和王安石的看法,都很重要。
说苏辙的文章超过自己,即便不是矫情之论,现在看来也有点言过其实。后来秦观也引述此说来为苏辙辩护,但那只是为了辩护而已,实际上他最崇拜的还是苏轼。这一点倒无须多论。然而所谓“汪洋淡泊”与“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这两方面,却准确地道出了苏辙的特点,至今仍是苏辙文章的定评。
更重要的是对王安石的意见。苏轼并不否定王安石本人的文章,而是对他的文化专制政策表示极力反对。观点也好,风格也好,多元化才是文学繁荣的保证,用统一的“经义”来规范天下,非此不可,即便其本身多么优秀,也只能起到扼杀文学的作用。此自是千古卓见,而“黄茅白苇”也成了文化专制下千篇一律的作品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