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初夏原文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释】
“更无”句:化用东晋女诗人谢道韫咏雪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见《世说新语》)
客中初夏赏析
这首绝句,近人陈衍在其选录评点的《宋诗精华录》中道:“此诗元祐入相时之作”,其实非也。宋人蔡正孙的《诗林广记》收有此诗,题为《居洛初夏作》,诗下又附录《东皋杂记》的一则资料,亦云:“温公居洛阳,作此诗”(见后集卷十),因此,应为居洛之作,揆之诗意亦符。
诗中描写的,是诗人在洛阳所见到的初夏景色。熙宁四年(1071),诗人客居洛阳,编撰《资治通鉴》之暇,常常喜欢观赏大自然的风光,首句点明节候。时正初夏,雨后乍晴,天气清明而和暖。次句承“雨乍晴”,写当户南山远景。诗人住宅正对着南山,雨丝蒙蒙中望之,唯有一个模糊轮廓。如今雨过天晴,再望之,便历历分明了。“转”,意谓由模糊而转分明,既写出了不同天气下的景物的变化,又透露了他喜爱观赏美景的情趣。三、四两句描写眼前近景。柳絮,也叫“柳绵”,白色绒毛,随风飞扬如飘絮。春尽夏来,枝上柳绵早已吹尽,故眼前没有因风起舞的柳絮;葵花却渐已长成,因而惟见向日的葵花。诗人上下左右寻找一番,看到了这典型的初夏景色。
这首诗,远景(南山)、近景(葵花),虚景(柳絮)、实景(葵花),相互映衬、烘托,形象既鲜明,境界又恬静,吟毕能令人怡然陶醉在这初夏清景中。然而,倘若以为这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就未免于诗意隔一层。究其实,此乃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真谛蕴涵在后两句之中。这就不能不说到诗人因何客居洛阳的问题。熙宁二年王安石实行变法,诗人和他政见不同,竭力反对,然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因而当神宗欲任诗人为枢密副使时,他坚辞不就,并于三年出知永兴军(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又于四年退居洛阳,直到元丰八年(1085)哲宗即位,方归京任职,其间居洛凡一十五年。这后两句所表白的便是诗人自己的情志。他说的是:我不是那随风飞扬的柳絮(因此自然不会人云亦云,随便附和王安石),我的一片忠贞之心,即便是在穷居洛阳之时,亦犹如一株向日的葵花,这也许是“物性固难夺”吧。这才是诗人真意之所在。所以前引《东皋杂记》又云:“其爱君忠义之志,概见于此”,可谓知音了。不过此诗妙在诗人的心迹是巧借当前景色,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来的,这就比直接表白更耐人寻绎。写得喻意醒豁而又不着痕迹,自然天成。由此可见,诗人的艺术表现力是颇高的。
(周慧珍)
【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初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旋判西京御史台。哲宗即位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废除新法。为相八月,病死。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撰有《资治通鉴》,另有《司马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