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平后送人北归》古诗译文赏析-司空曙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0 03:29

贼平后送人北归原文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释】

①贼平:指安史之乱已平。

②旧国:指故乡。

【译文】

在乱世时,我们一同南去,现在时局安定下来,你就要北归。漂泊他乡,你生了满头白发,回到北方,那儿青山依旧如昔。晓月初照,你正走过残垒;繁星当空,你已留宿在故乡的边关。寒禽哀鸣衰草萋萋,一路伴随着你憔悴的愁颜。

《贼平后送人北归》古诗译文赏析-司空曙作品

贼平后送人北归赏析

【赏析1】

这是送人归乡之作,意在表达自己不能同来同返。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此诗当是安史之乱结束不久后的作品。平乱后,诗人送友人北归。诗人回忆安史之乱刚起时他与友人一起逃往南方,乱平后友人一人北归。在这长长的岁月里,大家都在辗转他乡的过程中头生白发,现在朋友一人回故乡去。战后故乡当残破不堪,恐怕只有青山依旧了。诗的后半部分设想朋友北归路上的情景:你将在天还未亮、月仍当空的时候早起,要在繁星满天的夜里才能休息,早行晚宿,经残垒过故关;你将独自一人无人做伴,一路所见,处处是使人添愁的寒禽与衰草罢了。

诗人写出了惜别友人之情,也写出了诗人独留他乡的愁绪,并曲折地表达了对故国残破的悲痛。

本诗的最大特点,在于处处不离乱世的景象,尽现一片荒凉之景。

《贼平后送人北归》古诗译文赏析-司空曙作品

【赏析2】

这首诗是客中送客之作,写于“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意在伤自己之独留南方,不能和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诗题为《贼平后送人北归》,“贼平”,指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而作者在乱后为何仍须滞留南方,现在已无法得知了。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这一联绾合二人,上句合写,下句着重写友人。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上句“生白发”亦有双重涵义:一是形容乱离中羁旅之愁的深广,一是说时间的漫长,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其实,这时的司空曙不过中年,并非真的很老迈,在“十才子”诗中,过早叹老的诗句极为常见,这实际上是身处乱世的人们心态的反映。上句合写二人,系实写,为过去及现在之事,下句写友人,系虚写,为悬想,预写之辞。“旧国”指故乡,古代“乡”和“国”在用法上往往不分,“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定然一片废墟,所见也唯有青山如故。从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归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见的景物。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于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颈联及尾联单从友人方面落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这一联点明“残垒”,即残破的壁垒,泛指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故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估计也残破不堪了。因而这一联着重写“贼平”后残破、荒凉之景,有人认为这首诗“描尽乱离之后荒乱风景”(近代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所见极是,“荒乱风景”,主要就是指的这两句。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尾联继续虚写友人归途中所见所感。上句写景,“禽”和“草”均带有人的主观感情,二物本无知觉,而曰“寒禽”“衰草”,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进一步烘托了乱后的气氛,并流露出自己的感情。下句写“愁”,言愁无处不在,“愁”字既是友人之愁,也兼含作者之愁,与一、二两联遥相呼应,真有草蛇灰线之妙。

这首诗是一首酬赠诗,这类题材在“十才子”集中比比皆是,但多数思想平庸,艺术才力贫乏,有些流于庸俗歌颂,有些只是一般应酬,缺少真情实感,这首诗却能跳出窠臼,写得很成功。因为作者所送的友人,与自己同来南方避难,二人交情定非泛泛,送友人时必然难分难舍,而且送人的大气候是战乱刚刚平定,国家遍体鳞伤之时,同时友人得归,自己难返,忧国之思,念家之情,不免一起涌上心头,所以写得催人泪下。作者《峡口送友》绝句云:“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为送故人。”与此诗大旨相同,可能作于同时。

近代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评此诗云:“律诗中句法,最宜讲究,八句要不尽同。尤其在两联中,句法不能一样。如本诗中两联,就犯此病。因为四句中,动词都用在第三字,都是以一个动词贯穿上下两个名词,并且四个名词,又各带着一个形容词。因此‘晓月过残垒’,可对‘旧国见青山’,造成四句相同的句法。明王世懋《艺圃撷余》也指摘唐人诗中很多这种毛病,谓为‘在彼正不自觉,今人用之,能无受人揶揄’。他称这种病为‘四言一法’,学者不可不知避免。”喻氏的批评有理,《贼平后送人北归》诗的前三联均对仗,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称为“富的对仗”,说明诗人刻意求工,对仗虽十分工稳,却在不知不觉中犯了“四言一法”的毛病。如果就内容而言,中间两联描绘乱后景物和人情,非常贴切自然,故清沈德潜评云:“四句与残阳见旧山同妙。”喻守真在批评了此诗的缺点之后,也接着说:“至于本诗的好处,则在处处不脱乱后的景象,所谓‘旧国残垒’‘寒禽衰草’,写出一片荒凉之景,而别情自见。”我们对其形式上的小疵,似不必苛责。

(丁放)

《贼平后送人北归》古诗译文赏析-司空曙作品

【赏析3】

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前后持续八年,致使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本诗为诗人在安史之乱平定后送友人北归而作,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难以为继的现实。在这首诗中,诗人想象了友人在归途上所见荒凉、破败的景象。这些景象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展现了诗人的哀伤凄凉的心境。贼平,指安史之乱平息。

前四句是实写,描述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诗人在平平的叙述中,道出了无穷的抑郁和凄凉。首联写出友人北归的原因--安史之乱已平定。诗人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与友人一同去南方避难,战乱结束后友人独自北归。“他乡生白发”生动地道出了人们在乱世四处逃难、居无定所的艰辛: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两人已经生出了白发。“旧国见青山”一句,诗人指出战争摧毁了家园,故乡此时一定衰败荒凉,唯一未变的,也许就是那茫茫青山了。

后四句为虚写,是诗人对友人北归路上所见荒凉、破败景象的设想,让人悲伤不已。本诗不仅描绘了战后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残破的营垒、荒凉的故关、枯黄的野草和悲苦的愁颜,还表达了友人惶惶不安的心境。诗人对远行友人的无限怜惜,也反映出他独自滞留江南的凄凉和哀伤,同时还曲折地表达了对故国残破的悲痛。

全诗构思精巧,离情与思乡之情交织,催人泪下。写景也很有特色,诗人能抓住有代表性、有特点的景物:晓月、残垒、故关、寒禽、衰草、愁颜等来突出反映现实。

更多司空曙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