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蕉记》原文翻译赏析-沈周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0 02:37

听蕉记作品原文

听蕉记

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 然蕉何尝有声,声假雨也。 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也。 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相能想入也。 迨若匝匝插插,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也。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注释】

[注]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画家,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1]忒:差错。

[2]假:凭借。

[3]植:立,站立。相能:相互配合。

[4]戛摩:击撞摩擦。

[5]迨:等到。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骧:马昂首奔腾。象:赋予形象。

[6]机:事物的关键。

《听蕉记》原文翻译赏析-沈周作品

听蕉记作品赏析

江南庭院,常见芭蕉种植,窗前阶下,天井之中,墙角之处,处处可见它的身影。芭蕉叶子阔大,绿意盎然,让人一见就觉得赏心悦目,历来也颇受文人青睐。但文人对芭蕉的欣赏最主要的还不是观其形,而是听其声。当然,这声音还需要另一样事物的配合才能发出——“雨打芭蕉”可堪列入最有韵味的古典意象。

沈周的朋友为听雨打芭蕉的声音,特地在自家院子里种了芭蕉,沈周就写了这篇《听蕉记》为他分析“听蕉”原理。沈周指出,芭蕉之所以能“听”,需要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当然是芭蕉,蕉叶长大空阔,可以承雨,没有雨,蕉叶自身是不能发声的。第二个要素是必须有雨,蕉叶为静态,雨为动态,动静相碰撞而有声。雨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同的雨落在蕉叶上,声音也就变化多端。但要想体会到雨打芭蕉的悦耳声音,还需要第三个要素——听者有能欣赏的耳朵,能得雨打芭蕉的音韵之美,甚至听到不同的声音时能在眼前浮现出不同的形象。沈周在一本正经分析完了雨打芭蕉的发声原理后,又推测,他的朋友种蕉以“听蕉”,是因为体悟到了动与静所蕴含的妙理吧?

其实,只要入耳能得其妙,何必知道发声原理呢?沈石田真是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