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三十一》(驾言发魏都)原文赏析-阮籍古诗-魏晋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0 01:26

咏怀原文

咏怀(其三十一)

阮籍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复已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注释】

1、言:语词,犹“而”。魏都:指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2、吹台:战国时魏国的建筑,在今开封东南。此台又称繁台,一说就是范台,魏王婴曾在这里宴诸侯(见《战国策·魏策》)。

3、梁王:即魏王。

4、处蒿莱:住草屋。以上二句是说魏王不养士用贤。这是他失败的原因。

5、夹林:地名,魏王游览之处。

6、华阳:山名,又亭名,在密县(今河南密县附近)。公元前273年秦白起在这里大破魏芒卯,斩首十五万,魏人割南阳以和(见《史记·秦本纪》、《六国表》及《白起传》)。

《咏怀·其三十一》(驾言发魏都)原文赏析-阮籍古诗-魏晋诗歌

咏怀赏析

这首诗本篇原列第三十一,借古事慨时政。以战国时的魏王喻当时的魏君。魏明帝末年歌舞荒淫,不知警惕。作者的感慨或许就是为明帝而发。

阮籍的这首以咏史为内容的诗,是八十二首《咏怀》诗中的一首,主要是抒发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当然,真正有价值的咏史诗,必然有作者的感情在,不过像这首特别强调属于咏怀诗的却并不多见。因为作者立足于现实,所以前人每欲探求其比况的含义。

《咏怀》诗中提到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市)的不止一篇。如“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其十六)描写了荒凉凄厉的情景,末言宁可憔悴终身,也不肯随俗浮沉。何焯说此诗即咏嘉平六年(254)司马师杀李丰、夏侯玄及废齐王曹芳之事。又如“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共土宅玄冥,高台造青天……”(其二十六)此诗取用神话,意思隐晦,并与战国魏都无关。历来解说杂取曹魏时史事为证,但都不得确切解释,不过这首诗与当时的政治有关是没有疑问的。又如“梁东有芳草,一朝再三荣。色容艳姿美,光华耀倾城……”(其七十四)此诗取《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的意思,那么“一朝三荣”的芳草必有所喻是没有问题的,可惜无从确指了。以上诸例证明,黄节所说“阮诗用梁字皆借言魏”,基本可信。《咏怀》诗多有寓意,本不会是为咏史而咏史的。

咏史之作回响着的是历史的足音,它每每从时间、空间的变化对比中,造成“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艺术效果。此诗开头两句,写从魏之古都出发,南向而眺望,魏国遗迹吹台遥遥在目。从空间说吹台遗址尚存;从时间说,它又经历了多少风雨,成了古代历史的见证。诗句称“魏都”、称“望吹台”,一种吊古的感慨便油然而生了。吹台曾是魏王歌舞欢宴之所,在想象中,箫管的乐音似乎尚未断绝,可是那位魏国的统治者却无从寻觅了。这前后两句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既包含了对人生短促的感叹,也包含了对贪图享乐者的讥嘲。事实上当年的乐音早已消失,“箫管有遗音”却触发人们联想起曹操的铜雀台故事。曹操死前遗令:“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穗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曹操之后,曹丕、曹叡都爱好音乐歌舞,曹叡更以生活奢侈著称。“有遗音”三字,在意念中将时间从战国拉到了当世,所以接下去便是对曹魏政治的批评。明帝曹叡曾效法秦皇汉武,大营宫室,直臣杨阜、高堂隆等多次切谏,都不被采纳。诗中说到“吹台”“朱宫”以及其中的“歌舞”,如看作喻指明帝的奢靡,便颇为切合。曹魏时实行士家制度,兵士之家世代当兵,很受歧视。明帝就曾“录夺士女(士家之女)前已嫁为吏民妻者,还以配士,既听以生口自赎,又简选其有姿色者内之掖庭”,可见其对兵士迫害之一斑。大臣张茂曾上书建议“以所除无益之费,厚赐将士父母妻子之饥寒者”,由此可知战士待遇之低。“战士食糟糠”并非夸大之词。魏朝采取九品中正制,选举只讲出身不论才能。贤士多出于“寒门”不得重用,只能过贫困生活,“贤者处蒿莱”正是指这一种现象。魏朝政治现实如此,衰亡则是其必然的命运。“歌舞曲未终,秦兵复已来。”这也是强烈的对比。这两件事情的时间是并进的,展开的是一幅历史的活动的画面,这里以及下面几句,用的是战国史实,《战国策》“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对照魏朝史实,“秦兵”既不可能指蜀国、吴国,如指阴谋篡权的司马氏也不相当。这主要是,咏史而有现实寓意,也应不即不离,并不能一一比附。从史实中引出教训,才是诗篇最重要的目的。诗人用好几句诗渲染魏国覆亡、魏王身名俱灭的可悲下场,补足了吊古伤今的用意。夹林是魏王游乐之地,国破家亡,此地已非其所有,而豪华宫殿空无人居,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象,这是大造宫室耽于游乐的魏君所始料不及的。作者指斥当世,不能不写得模糊一些,借史事发明,若即若离,多了一层曲折,“诗心贵曲”,含意幽微,发人深思,已成为《咏怀》诗风格的一种特色。

(郭维森)

【诗人名片】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建安作家阮瑀之子。好学博览,尤慕老、庄。他反对名教,向往自然,旷达不拘礼俗。他对于新起的司马氏政权不愿合作,但不像嵇康那样坚决不仕,而是采取对司马氏虚与委蛇的态度,纵酒谈玄,不问世事,作消极的反抗。他在文学上受屈原的影响较多。《咏怀诗》八十余首,感慨很深,格调高浑,使他成为正始(魏齐王曹芳年号)时代(240—248)的最重要的诗人。

【相关阅读】

更多阮籍的诗

阅读排行